昨天,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我省共有14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省农科院有两项成果摘得二等奖,成果中以民猪为对象进行的研究和培育丰富了人们的餐桌;研究选育出的“龙粳”系列新品种的整粳米率达到71%到73%,超越了我国一等米的标准。
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刘娣团队主持完成的“民猪优异种质特性遗传机制、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完成了民猪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的构建,首次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民猪的起源与进化,并研发了民猪体细胞克隆技术和精液冷冻、采精技术,获得的首例克隆民猪是国内首例成体体细胞克隆猪,打破了克隆猪窝产仔数纪录。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实验室副主任张冬杰介绍,他们的课题对民猪的耐寒特性开展了很多机理方面的研究,并发现民猪会通过微效多基因的方式来抵抗我省寒冷的气候,这一发现有助于以后改良洋猪不耐寒的特性,另外,他们也想从减少脂肪这一方面应用该成果。
据省农科院养猪研究室副主任王文涛介绍,刘娣团队于2006年开展民猪种质特性的系统研究,包括其抗病、抗寒、耐粗饲、高繁殖力和肉质优良等特性。2012年,团队和各大企业合作发展民猪产业,年出栏民猪及其杂交猪近20万头,猪肉产品除供应省内超市、专卖店外,也销往北上广深等地。氨基酸含量高于市面常见大白猪、长白猪肉2倍以上,口感细腻、雪花肉丰富。
省农科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潘国君团队的“寒地早粳稻优质高产多抗龙粳新品种选育及应用”项目,也获得了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我国一等米的整粳米率标准是66%,而龙粳新品种的整粳米率可达71%到73%。其中龙粳31连续5年为我国第一大水稻品种,年最大种植面积1692.34万亩,创我国粳稻年种植面积历史纪录。该成果累计推广面积1.37亿亩,新增利润193.44亿元。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