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张栋领衔完成的“针灸的血管调控作用及刺井疗法治疗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应用”获得了2015年度“康缘杯”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用以解决针灸血管调节作用中从机制到临床的多方面针灸学科关键问题。
针灸是如何产生血管调节作用、如何能提高对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是项目试图解决的中心内容。研究团队表示,申报成果是在针灸学科研究总方向和针灸血管调控作用及缺血性脑病治疗的分支上,以创新方法和技术为前提,全面和系统的机理研究为基础,应用特色治疗方法并以提高疗效为中心。
效应和机制研究分析针灸疗效
针灸对全身的血管调控效应和机制研究是项目的重要内容。张栋指出,本研究发现针灸不论是对外周,还是对内脏和脑,都可以产生扩张血管,增加血流灌注的确切效应。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针灸导致血管运动神经的功能变化(交感缩血管神经抑制为主要表现),相应的神经递质和神经肽分泌增加或减少;体内扩张血管活性物质增加,缩血管物质减少;引起血管平滑肌、血管内皮和通透性相关的功能改善;使得全身(外周、内脏和脑)血流灌注量增加,缺血状态改善,最终产生一系列缺血性损伤组织的修复过程;针灸井穴产生更强的增加脑血流灌注作用,刺井疗法在缺血性脑病的治疗中能取得很好疗效。
机制研究结果和技术应用于对脑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是研究的最终目的。据研究团队介绍,项目开展了针灸治疗脑缺血疾病(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痴呆)临床研究,在传统选穴基础上重视井穴的作用,创建了“井穴刺络放血治疗缺血性中风方法”和“辨经刺井配合颞三针治疗血管性痴呆方法”多项特色针灸治疗和选穴方法,完成了369例缺血性中风和586例缺血性痴呆病人疗效观察,取得了较传统针灸方法和单纯药物组提高18.7%~23.9%好的疗效。两项疗法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作为中医临床适宜技术和中医临床路径向全国推广,已在20余家单位临床应用,取得了广泛社会效益和较好经济效益。
技术和理论创新针灸研究
研究还在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创新。据介绍,项目创建了多项实验新技术方法,包括激光血流成像技术内脏器官血流显示法、大脑皮层热像显示法、新的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和肥大细胞复合染色方法,创建了三项国家专利技术。
理论创新方面,除了发现井穴刺激可以增强机体对针灸的感受作用,产生更强的血管调节、增加血流灌注效应,本研究还产生了多项卓有意义的成果。团队介绍,例如α受体阻断后,增强了针灸扩张血管的作用,提示针刺起到了抑制α受体介导的缩血管作用。
在针灸增加血流灌注的作用中交感神经抑制起到重要作用;干细胞生长因子(SCF)、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是针刺促肥大细胞趋经穴迁移、募集的重要趋化因子,导致针灸后肥大细胞脱颗粒增加,内源性活性物(如组胺等)释放,使血管扩张,也是针灸增加血流灌注的重要机制之一;脂肪组织在针灸后代谢活动增加,组织局部温度升高,引起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
此外,申报成果的研究还得到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多项科学基金的资助,历时18年,发表论文88篇(SCI、EI论文7篇),引用1461次。前期部分内容曾获省市级奖励,获国家专利3项,研究中创建的多项治疗和实验方法获得认可,部分内容被编入针灸教材。刺井治疗缺血性脑病的2种疗法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作为适宜技术和临床路径向全国推广,已在国内临床广泛应用。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