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免费听了几回所谓的“专家健康知识讲座”后,家住河北省廊坊市的周奶奶竟然像被“洗脑”一样,无论家人怎么劝说,最终还是买了1万多元冠以“细胞能量”概念的保健品。可当吃了一段时间感觉没啥效果时,当初撵都撵不走的保健品销售人员却再也联系不上了。
要么是具有“高尖科技”的保健仪器,要么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骗局屡见不鲜,却总有不少老年人“乐此不疲”。
2017年6月以来,河北省公安机关开展打击保健食品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尤其对利用会销、“会诊”等形式诈骗老年人的案件进行重点打击。半年过去了,警方在专项行动中发现了哪些案情新特点,社会又当如何有效防范保健品骗局频频发生,《法制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先打亲情牌再出养生牌
讲师在台上声泪俱下,讲述着家人如何因为没有服用保健药品而含恨离世;台下人群中几位听众尤其积极,配合着讲师或是鼓掌或是掉泪;在场的其他老年人听着听着也渐渐融入了氛围,甚至情不自禁地落下眼泪,对自己的身体感伤起来……
这不是什么道德教育或者传销组织授课,而是一场保健品推销讲座。
周奶奶正是听了这样的讲座后中了套。最初,她接触到所谓的“细胞能量”保健品,是在社区里的“咨询义诊”活动上,几个身穿白大褂的“医生”为老人们免费量血压,不过与印象里的医生不同,这几位总会和前来咨询的老人说说保健品的事儿,有几位老人还被告知自己的身体状况很不好,需要去听听讲座。周奶奶不知道,这正是套路的开始。
在之后的日子里,周奶奶多次参加所谓的健康讲座,也拿回家不少免费赠送的鸡蛋、面条等小礼品,不知不觉中,周奶奶参加讲座越来越频繁。一些自称某某协会的工作人员也总和她往来,隔三岔五地与老人通电话,有时还上门走访,顺便推销一下产品。
尽管老伴对此非常反感,但周奶奶却觉得参加这些活动很有人情味,每每讲座时的大家庭气氛也非常融洽,甚至感觉上门服务的工作人员很是亲近。慢慢步入温情陷阱的周奶奶最终掏出平时省吃俭用攒下的钱,买回一堆功效不得而知的保健品。
事实上,周奶奶遭遇的正是典型的保健品推销套路。她不会注意到,当她与所谓协会工作人员往来时,家庭情况、子女情况已经被摸得一清二楚;当她参加讲座时,自己是否有退休金的情况已经都被登记了下来,会场中总有不少工作人员戒备森严,看到有人掏手机就上去看看是否在录音录像。
前不久,山西省朔州市工商局副局长郝如翔在连续两天卧底、取得扎实证据后,领着朔州市工商局、公安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3个部门数十名执法人员,端掉了以推销保健品为名骗取老年人钱财的团伙。郝如翔一时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他卧底所拍的视频,在网上的点击量超过了1000万,视频中记录的内容与周奶奶的遭遇如出一辙。
“路数是一模一样,一个就是免费健康讲座,一个是免费给发礼品,再一个就是针对老年人常见的病,包治百病。”郝如翔对媒体表示,他在下班路上收到了所谓健康讲座的传单,说能拿传单换鸡蛋,一听就是工商部门经常打击的保健品骗局,于是就开始了卧底。
河北省工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保健品骗局组织者往往临时租赁场所,以长期提供免费体验或试用为诱饵,通过播放录像、给老年人授课等方式,让老人免费体验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再进行销售。这些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多属辅助产品,不能用于治疗疾病,但销售者进行宣传时往往夸大疗效。讲座一般都是前阶段洗脑,后阶段卖产品,地点多选在隐蔽地方。
郝如翔介绍,骗子精心策划十分周到,他们的讲课笔记上明确写着“不要说老年人病、死什么的,首先让老年人感觉你特别亲热”“看这个老年人有没有钱,又对这个保健品不反感,尤其领老人们出去集体吃饭,或者郊外旅游,把前期工作做完了以后,老年人感觉到这个工作人员比我的儿子、姑娘还强,在都放心的情况下,再讲保健品对老年人的好处”。
因为多数老年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老人病,不法分子摸准老人求医心切的心理,且识别能力差,故意把保健品当药品推销。为逃避处罚,行骗分子错开监管部门上班时间,在一个地方行骗得手后马上换地方。群众发现保健品并无医疗效果后,也找不到人维权。
假保健品有些无效有些有毒
诸多保健品骗局中,一些涉嫌虚假宣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无照经营等违法行为,属于工商部门查处打击的范围,而一些则涉嫌犯罪。
2017年8月,石家庄市公安局桥西分局成功捣毁一个以营销保健食品的方式从事诈骗活动的犯罪团伙,抓获嫌疑人41名,查获用来诈骗的3种保健食品和4种食品,共计1200余盒(瓶),涉案金额200余万元。
2017年8月1日,石家庄桥西公安分局接到石家庄市公安局线索通报,称大连市某公司石家庄分公司涉嫌利用保健品会议营销的方式骗取老年人钱财。桥西分局立即对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初步摸清了该企业的组织形式、人员结构、产品销售方式等信息。随后,警方一举摧毁这一团伙,目前已刑事拘留3人,取保候审1人。该公司法人代表于某及自称专家的张某目前外逃。据该公司经理林某供述,他指使员工王某和陈某冒充生物专家,对来参加营销会议的老年人进行身体癌细胞检测,然后向其销售相关的保健品,以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据介绍,在各种利用保健食品类的违法犯罪中,侵害对象主要是中老年群体、儿童群体、特定病患群体,涉及的保健品有减肥类、降血糖类、缓解体力疲劳、降血压及壮阳类等。一些骗局中的保健品没有任何效用,有的保健品还“有毒”。
马某等人在没有任何相关资质及正规生产设备的情况下,私自生产销售含有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西药成分的保健食品。2017年9月,河北沧州市公安机关成功侦破这起特大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捣毁生产窝点1处,查扣生产设备4台,咖啡原粉200余公斤,减肥咖啡成品40余万袋,涉案金额达2000余万元。
在河北承德市公安机关侦破的一起特大网络制售有毒有害保健品案中,犯罪嫌疑人张某、刘某某等人通过微信、淘宝网等进行联系,生产、销售降糖类有毒有害保健食品,并通过物流快递邮寄给买家。公安机关已抓获犯罪嫌疑人39名,打掉黑窝点19个、黑工厂4个,查获32种、15万余盒有毒有害保健食品,查获制假生产流水线5套。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