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肠癌筛查结果惊人:178万人接受筛查,发现或存在问题的高危人群达34万人,确诊大肠癌2100人。
被列为本市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上海市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启动至今已达两年,项目覆盖的人群为达到退休年龄段并参加本市各类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障的常住人口。昨天最新批露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累计筛查的178万人群中,共发现大肠癌高危对象34万人,其中9.4万人接受肠镜检查,共检出大肠癌2100例,早期率在40%左右;同时,还检出了大肠息肉1万余例,这其中60%有癌变风险。
据介绍,在本市居民常见恶性肿瘤中,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发病增速最为显著。上世纪70年代初至今,本市肠癌发病率从常见恶性肿瘤的第6位上升到第2位,市区发病率从12/10万增长到目前的59/10万,年均增速超过4%。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主任蔡三军教授透露,这与大都市的生活饮食结构息息相关。
记者昨天获悉,国内首个跨多个医院多个学科的综合会诊平台在申城落户,专家们首个聚焦的疾病为结直肠肿瘤。目前,这一项目平台吸引了来自上海市多家三甲医院相关学科的30多位业界专家。“专家们参与到这个综合会诊平台中,可以切实通过跨医院的通力合作,真正为疑难杂症的患者制定最优化的治疗方案。”
上海大肠癌发病率50年增5倍多,与生活和饮食结构西化有关
大肠癌的高发除了和上海人的期望寿命提高,医学诊疗水平上升有关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在过去50年间,上海大肠癌发病率增长了5倍多,2013年已达55-56/10万人。上海常住人口中每年新发肠癌患者有8000例之多。
专家指出,以前中国人肠癌的高发位置和西方人不一样,一般高发的是直肠癌、乙状结肠癌等,而现在结肠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这主要跟人们的生活和饮食结构趋于西化有关。
8月20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获悉,一个跨医院的多学科(MDT)会诊平台出现在上海,专家们首个聚焦的疾病就是结直肠肿瘤,这也是国内首个跨多个医院多个学科的综合会诊平台项目。
筛查:178万退休老人有34万高危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主任、大肠癌多学科治疗组首席专家蔡三军透露,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过去50年间上海大肠癌发病率增长了5倍多,1962年仅为8.7/10万人,到了2013年这一数据已经升至55-56/10万人。从2003年起,大肠癌在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就已经跃居第二位。
“目前,上海常住人口中每年新发肠癌患者有8000例,未来大肠癌的发病率还会上升。”蔡三军表示,大肠癌的高发除了和上海人的期望寿命提高,医学诊疗水平上升有关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瑞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张俊对此也表示赞同。他透露,以前中国人肠癌的高发位置和西方人不一样,一般高发的是直肠癌、乙状结肠癌等,而现在结肠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这主要跟人们的生活和饮食结构趋于西化有关。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