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就是我和我爸微信语音聊天的片段,也是教他用微信的情景之一。相信不少朋友也体会过,教会爸妈使用微信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9 月 4 日,微信团队又推出一个实用的小程序 “微信使用小助手”,通过官方制作的一系列视频及图文教程,帮助咱们的父母更好地使用微信。
也就是说,教会爸妈如何在微信上加好友、发表情包、打字、发语音、发照片、视频和语音通话的任务,可以交给 “微信使用小助手” 这个小程序了。目前小助手共提供 11 个教程,包括加好友、调整字体、发送图片、发语音、视频 / 语音通话和发表情包等,主要以微信基础沟通功能为主,也是父母最常用的几个功能。
每个教程包含 1-2 分钟的短视频和详细的分步骤图文说明。视频由真人演绎,使用口语解说,在关键步骤会突出演示。
教程内容会根据手机操作系统自动匹配,目前有 iOS 和 Android 两个版本。小助手使用大字体,界面也相当简洁,主页面和每个教程页底部都提供意见反馈入口。据悉,微信团队后续会根据用户反馈逐渐丰富和改进教程内容。今年 8 月民政部公布的《2016 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 2016 年底,全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 2.3 亿人。
而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互联网络中心的数据显示,2012-2016 这 4 年间老年网民增长了 96.57%,到 2016 年底,全国 50 岁以上网民的数量为 6900 万,互联网渗透率为 16.33%。
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进入生活,公众的生活方式也正随之改变,虽说专为老年人定制的科技产品也不少,但日常高频使用的科技产品,无论硬件或者软件,鲜有考虑和优化中老年使用者的用户体验。可以说,全国超过 2 亿的老年人,都是日常科技产品中的 “弱势群体”。我们的父母在自己原本熟悉的生活圈或者领域中也是 “高手”,但是随着视听能力、记忆能力、运动控制的衰退,却在学习使用微信,或者是我们轻易上手的高科技面前遇到困难。
社交软件,让年轻人连接了更多的朋友,却限制了老年人的发言和表达。购物软件,让年轻人能够买到世界各地的商品,但大多数老年人都学不会网上买菜次日达。还有正在普及的移动支付、无人售货等,让年轻人的生活更便利了,但对于那些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进行支付的中老年人而言,却仍然毫不相干。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可支配收入逐渐增加、移动网络渗透率持续增长,这些因素开始让老年人群体逐渐成为一些科技产品的目标人群。 滴滴打车敬老版上线,锤子手机 Smartisan OS 的远程协助功能,以及更多产品上出现可以放得更大的字体、声音。针对老年人的智能硬件也在涌现,多在医疗、智能穿戴领域,致力于解决老年人的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具有监控、防走失、定位等功能。 这个人口超过 2 亿的 “弱势群体”,开始逐渐进入主流视线。 借助小程序,微信在连接更多群体 目前微信月活跃用户已高达 9.63 亿,其中 80、90 后典型用户占据 65%,新增用户必定需要从典型用户的两端辐射,因此青少年和中老年群体愈发受到重视。 《2016 微信数据报告》显示,55 岁以上的中老年用户仅占 1%, 目前看来,微信的中老年用户为 963 万,这也是个庞大的用户群体了。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