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眠中突然四肢不由自主地抽动,腿部突然间出现酸麻感、蚁行感,估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睡眠并非如想象的那样绝对宁静,其实睡眠中会发生很多运动。本期大家养生邀请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合肥市精神病医院)心一病区科副主任孔晓明,聊一聊睡眠中的运动。
大家推介:孔晓明,男,副主任医师,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心一病区科副主任。主要专业方向为老年期精神障碍的临床诊疗与科研。所领导科室目前拥有先进的多导睡眠监测设备两套,广泛应用于各类睡眠障碍患者。擅长中老年睡眠障碍、焦虑抑郁障碍、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的诊疗。
问:人在睡眠中会发生哪些运动?
孔晓明:说起睡眠,总会让人联想到静谧、安宁的氛围,然而看似宁静的睡眠过程中,却往往发生着各种不同类型的“运动”。它们有些是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出现的现象,有些则是心理压力状态下的反映,还有一些提示病理性结果。
例如,有些人睡觉时四肢会不自觉地抽搐一下,尤其是在入睡阶段。如果在睡眠过程中出现腿部周期性、不自主的抽动,通常间隔为几十秒,一小时超过5次,就有可能是患了周期性腿动疾病。这也是睡眠中出现“肢体运动”疾病的最常见情况。
有一些特殊类型的癫痫患者在睡眠中发作时也可能表现出肢体的不自主抽搐,某些症状与周期性腿动很像。
还有一种睡眠相关的“运动”——不宁腿综合征,常发生于睡眠发动之前,通常表现为患者在卧床状态下,双腿感到难以描述的不适感,如酸麻感、蚁行感、发胀感等。
还有快动眼睡眠期行为障碍(RBD),这一类患者通常会在睡眠的快动眼睡眠期肌肉失弛缓,并出现与梦境相关的复杂运动,如讲话、唱歌、喊叫、挥拳等。
问:这些“运动”哪些属于正常生理反应,哪些属于疾病?这些疾病的主要原因什么?
孔晓明:一般来说,入睡抽动是无需担心和干预的。之所以会抽搐,是因为此时大脑皮层的大部分功能开始逐步进入抑制状态,但仍有一部分脑区功能会保持相对活跃的状态,来参与处理睡眠过程中个体生理信号的监视、预警和调控。
入睡阶段作为一个睡眠的过渡阶段,一旦大脑对四肢传递过来的生理信号存在短暂“误解”,就会发送信号指令给四肢的肌肉,试图重新恢复平衡。这也可以理解为我们的大脑在进入睡眠的过程中并非突然完全放弃指挥权,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周期性腿动疾病(PLM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常与睡眠障碍同时存在,表现为脚趾、踝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的局部弯曲,经常引起短暂或完全惊醒而导致睡眠中断。
PLMS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在青年人中的患病率仅为5%-6%,而在老年人群中则高达44%。它可能在睡眠中的任何时段发生,于非快动眼睡眠期(NREM)多见。有些老年人因为患了这种疾病甚是痛苦,每晚不但自己睡不好,还会影响得老伴也长期睡眠差、焦虑不安。
不宁腿综合症,通常表现为患者在卧床状态下,双腿感到难以描述的不适感,如酸麻感、蚁行感、发胀感等,病人常需捶打按摩腿部或下床活动后才能缓解,夜间睡眠及白天的日常生活均受影响,患者经常表现为“坐立不安”。和周期性腿动一样,它的原因复杂,原发或是继发则要具体分析。
快动眼睡眠期行为障碍(RBD)会出现持续或间歇性肌张力增高、多梦及梦境演绎行为,从肌肉抽动到各种复杂剧烈的行为动作都可能出现,如讲话、唱歌、喊叫、挥拳等。
与此相对应,他们的多数梦境都有暴力内容,常常伴随与梦境相关的暴力行为,会导致患者自伤或伤及他人。
RBD既可能是原发性疾病,也可能继发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痴呆或药物的副反应等因素。
问:睡觉时出现什么样的症状时需要引起注意及时就医?
孔晓明:如果一个成年人反复出现在睡梦中争吵、挥拳头等动作,并且找不到具体的心理因素时,要警惕是脑器质性疾病早期或超早期的表现,还有一些比较少见的疾病形式,如额叶癫痫,在睡梦中出现抽动抽搐,只有在睡觉过程中才出现,要警惕。还有一些人入睡前出现腿部不适,影响到入睡,也会导致一系列睡眠问题,已经明显影响到正常睡眠了,就要引起注意。
大家注意的要点是反复出现,第二是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了,就要提高警惕,到专科做检查来确定原因。
问:睡眠障碍是现代人面临的一大问题,对于安眠有何建议?
孔晓明:睡眠医学是非常流行的领域,很多医院都有睡眠专科。从关注程度上看,大家对睡眠的质量要求更高了。
普通大众如果想要一个好的睡眠,首先要保持心情相对的平稳愉快。第二,对于睡眠的要求要个体化看待,只要第二天能保持好的经历就可以了,不用过分强调睡几个小时。第三,随时关注睡眠当中的异常,搞清楚原因作出调整就好,如果确实发现有实质性疾病,当然是发现得越早越好。
人类的睡眠并不是绝对宁静的,而各种或简单或复杂的肢体活动把这一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关注它们,理解它们,非常有益于及时发现我们的睡眠、躯体和心理上有无问题,以便及早干预。(文/郭羚 视频/杨树)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