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17年,你记得哪些刷爆朋友圈的大事?又是否了解哪些事件正在悄悄地影响女性群体的发展?
今天,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调查中心、家庭研究中心等组织的2017年影响社会发展的十大女性新闻事件揭晓,十大新闻事件涉及女性政治和经济参与、性别意识、女性健康、女性社会热点、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领域,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事。
2017年影响社会发展的十大女性新闻事件
(按事件发生时间先后为序)
1.“拐卖妇女儿童、强迫幼女卖淫”有了新司法解释
“离婚女性背负前配偶虚假债务”有了新规定
2017年,针对拐卖妇女儿童、强迫幼女卖淫、离婚女性背负前配偶虚假债务等现象频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陆续出台和实施《关于审理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办理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及《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补充规定》等,以提高法律法规的实际适用效力。
【事件点评】根据妇女儿童权益保障领域面临的突出问题、新问题,适时完善相关法律和出台司法解释,提高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将保障妇女儿童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益落到实处,是社会性别主流化和儿童优先原则的具体化,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在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工作上的努力。
2.“女德班”宣扬封建糟粕被叫停 奴化女性引舆论哗然
2017年5月14日,有“女德教母”之称的丁璇在九江学院举办名为“做新时代的窈窕淑女”公益讲座,继续发表“女性衣着暴露,是上克父母、中克丈夫、下克子孙的破败相”、“女孩最好的嫁妆就是贞操”等雷人言论,引舆论哗然。12月,辽宁抚顺女德班走红网络,宣扬如“点外卖不守妇道”、“男为天,女为地,女子就该在最底层”等封建糟粕和男权复辟的言论,经查为无证办学,被当地教育局叫停。
【事件点评】假弘扬传统价值之名的“女德班”屡禁不止,实为明目张胆地否定女性的独立人格,贬损、禁锢和奴化女性。现代女性在婚姻、家庭和职场所面临的种种角色冲突和紧张,根源是社会政策、性别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不足。在男性的家庭角色相对受漠视的当今中国社会,只有更加推崇男性的贤夫良父、“暖男”角色,以多元、均衡的方式来塑造两性形象,才有利于男女双方的自由选择和关系和谐。
3.《我的前半生》热播 被指渲染伪女性独立
2017年7月,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在东方卫视热播。该剧讲述一位全职太太离婚前完全依附男人、视婚姻与家庭为一生最重要的成就,离婚后经历了痛苦迷茫,在友人的帮助下成长为职场女性的故事。该剧虽宣称反思女性人生和精神独立,但情节设置浓墨重彩地渲染了女主成长过程中对完美男人的宠爱的依赖,被网友认为是宣扬伪女性独立。
【事件点评】以宣扬现代女性独立为主题的影视作品,却将女性成长的过程演绎为“被一个男人推下泥潭,被另一个男人伸手救起”的玛丽苏偶像剧,折射出商业化和消费主义文化对当代女性独立的隐蔽消解。特别是将女性的社会成功和价值实现,最终设定为基于全能男性的宠爱和培养,更容易对缺乏人生经验的年轻女性造成误导。
4.首批宫颈癌疫苗在国内上市
2017年7月31日,葛兰素史克(GSK)宣布,国内首个获批的宫颈癌疫苗(希瑞适)已正式上市。希瑞适是二价宫颈疫苗,可预防70%的宫颈癌,适用对象是9-25岁的女性,全国各省市已陆续开放该疫苗的接种服务。另外,适用于26-45岁女性的四价疫苗(默沙东)也已在部分省市开放预约。
【事件点评】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目前,我国宫颈癌发病率高居世界前位,且发病年轻化趋势明显。宫颈癌疫苗接种能显著降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发病率。自2006年宫颈癌疫苗问世以来,全球有超过120个国家,陆续准许宫颈癌疫苗接种注射。宫颈癌疫苗正式供应中国内地市场,将极大降低中国女性的健康风险,提升女性的生活质量。
5. 南京南站发生猥亵女童事件
提醒:来自家庭成员的性侵更隐蔽
2017年8月12日,南京高铁南站候车室内一不足10岁的女孩被一名20多岁的男子“抱坐”在大腿上,抚摸胸部并将手伸到女童裙内摸索长达5分钟,后发现,该男子和女孩为养兄妹关系。此事经曝光引发公众强烈关注,尤其是网友普遍对女童遭受性侵,以及公众缺乏性知识和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表达担忧和愤怒。
【事件点评】在未成年人性侵害案件中,熟人性侵的占比最高,来自家庭成员的性侵更是具有长期性和隐蔽性。“火车站猥亵女童案”表明要重视和预防来自家庭成员对未成年人的性侵害。同时,社会还应关注儿童防性侵的教育,使其具备对性侵害最基本的分辨能力和防范意识,避免“不知情”的伤害。
6. 陕西一产妇难忍分娩疼痛跳楼
女性分娩疼痛引发社会关注
2017年8月31日20时,在陕西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院区妇产科,产妇马某因难忍疼痛,导致情绪失控,从5楼分娩中心跳楼身亡。案件的责任承担和女性分娩疼痛的问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事件点评】分娩疼痛是人类可感疼痛的最高值。长期以来,女性生产时遭受的疼痛在中国社会被视作一种自然的和不可避免的经历,很少受到重视。该悲剧事件使女性分娩疼痛议题得以公开化和公共化,将有助于提高对产妇的关怀与尊重,普及减少分娩痛苦的医疗技术,推进中国的生育文明进程。
7.《财富》商界女性50强中国占14席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