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 | 编辑 :中华养生网 | 来源:

  立秋過后,意味着秋天已经到来,天气由热渐凉。但初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气温仍然很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常有“秋老虎”出现,是疾病的多发季节,所以保健尤为重要。秋季养生,凡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应以养“收”为原则。
  早卧早起防疾病
  立秋前后正好处在三伏天,气温仍很高,因此人们又把立秋后的热天称为“秋老虎”。“秋老虎”天气属于温燥,会损害人体的津液,使人出现皮肤干燥、眼干、咽干少津液、小便黄、大便秘结症状。尤其是老年人在此时还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因此,老年人要特别注意疾病的预防。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生发、疏泄趋向收敛、闭藏,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对预防秋冬季节的呼吸道病变大有裨益。
  有人还对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病时间进行过调查研究,发现这类疾病在秋季发病率较高,发病时间多在长时间睡眠的后期,而秋季适当早起并加强活动,可减少微小血栓形成的机会,这对于预防脑血栓发病有一定意义。
  饮食要补而不腻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季进补、调养保健身体是十分必要的。
  虽然立秋后天气渐渐转为早晚凉爽,但“秋老虎”的威力很大,眼下气温仍然较高,进补宜清补。所谓“清补”主要是指补而不腻,具体而言,就是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或药物。一方面可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遗症”;另一方面能调理脾胃功能,为中、晚秋乃至冬季进补奠定基础。
  “清补”当忌辛辣、生火助阳或肥甘油腻、生痰助湿类食品,但并非禁忌荤食。阴虚体弱者在安排膳食时,可以选食瘦猪肉、鸭肉、兔肉、鸡肉、咸鸭蛋、鲜鱼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品,以增加蛋白质的摄取量。脾虚的老人应选食有健补脾胃、化除湿邪、性质平和、补而不腻的补益食品,常用的有赤小豆、薏米仁等,将其煮烂,加糖服食,是良好的滋补食品。此外,可常饮冬瓜汤、百合汤、红枣汤、绿豆汤等,以解暑止渴、生津凉血。一般而言,食补应以滋阴润燥为主,如银耳、蜂蜜、芝麻、豆浆、藕、核桃、花生、鸭蛋、菠菜、梨等,这些食物与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药配伍,则功效更佳。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天气的转凉,寒凉饮食要减少。经过一个夏天后,人们的身体消耗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寒。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如西瓜、梨、黄瓜等,其性味寒凉,多吃可能伤及脾胃,所以尽量要少吃。
  玉米丝瓜来做主
  ☆松仁玉米
  这是我非常爱的一道菜,如果去饭店吃饭,10次起码有八次会点的。松仁玉米不仅味道好,色彩搭配好看,本身也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
  ☆玉米球
  加入了红豆沙和糯米的玉米碎,混合起来揉成这样一个个的小团子,实在可爱。饿了的时候拿一个塞进口里香糯的口感中混合着甜甜的豆沙味,滋味应该不是一般的美妙。
  ☆无糖薏仁玉米粗麦糕
  很多女孩子不喜欢粗粮的口感,觉得糙口。吃粗粮的时候,脑子里就想像那些粗粗的纤维在肠胃里刮去一层一层的油脂,吃起来就更有动力了!
  ☆南瓜玉米煲猪骨
  玉米猪骨汤大概是最经典的玉米吃法了吧。在家的时候,用高压锅炖一锅玉米猪骨汤,把气阀打开的时候,那一股浓浓的香味,老远就能闻到。“食尚小米”加入了南瓜,味道一定更为香甜。
  ☆丝瓜烧老油条
  这道菜是不是很奇怪呢?行家说做这道菜里的油条,可必须得是老油条,具体为什么,我也不知道。不过我相信一定很好吃就是了。
  ☆丝瓜浸鱼丸
  鱼丸的鲜味混合着丝瓜的清甜,秋意渐浓的日子,这样一碗汤端到你面前,会不心动?
  ☆丝瓜酿虾盅
  嫩绿的丝瓜,浅浅的蒜蓉黄,金灿灿的基围虾,这样的搭配实在养眼。这么精致漂亮的食物,如果吃起来,会变得更高雅。
  运动不宜过量
  在秋天养“收”的时候,不宜做过量的运动,尤其是老年人、小儿和体质虚弱者。
  秋天是锻炼的好季节,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适当的运动锻炼,能增强机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但切勿搞得大汗淋漓,当周身微热,尚未出汗时,即可停止,此时能保证阴精的内敛,不使阳气外耗。身体较健康者,可从立秋起就尝试冷水浴锻炼。
  要特别提醒的是,由于秋季容易外感风寒,导致颈椎、脊椎、腰椎有病变的人出现腰酸背痛等症状,不少人青睐于用拔火罐等方法祛除体内的寒气。但专家指出,立秋以后拔火罐不宜多进行,尤其是一些体质比较虚寒者及老年人,否则外环境中的寒气容易随着治疗过程进入体内,反而会加重原有的症状。另外,喜欢在装有空调的健身房里运动者以及常游泳者,也最好不要拔火罐。此外,秋季运动还要特别注意防秋燥,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若出汗较多,可适量补充些淡盐水,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原则。
  立秋既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一直都是人们不可忽视的重要养生内容。希望读者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饮食起居要合乎秋季养生之道,安然度过这“多事之秋”。
  还要记住一个字——润
  立秋后天气“火爆”依旧,不仅延续了夏的高温,而且“燥”得很!立秋之后咋养生?记住一个字——润!润燥养肺是立秋后的养生重点。
  中医认为肺主秋季,而燥又为秋季之主气,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肺又通过鼻与外界相通,故很容易被秋燥所伤。
  立秋之后,天气短期内会热,但这股热不同于夏天。夏天气温虽热,但我们身体的孔窍开泄,能让汗液蒸发。但一旦到了秋天,凉风立刻来了。“大家都会有体会,虽然秋天的太阳也很热,但是只要到了树荫底下,立刻会感到凉爽。”中医博士罗大伦介绍,秋天凉风来袭,身体能立刻感知凉意,汗液往回收,津液往里走,但如果收敛得太厉害了,就会让体表感觉干燥,比如鼻孔干燥、嗓子干燥、皮肤干燥、毛发干枯、小便赤黄、大便干结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志刚教授介绍,在秋季,干燥是伤害肺脏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呼吸道系统又是一个开放的器官,从鼻腔到气管,再到肺部,秋季干冷的空气一旦侵害,就容易损伤黏膜,引发呼吸道病变。所以说,秋燥伤肺,秋季养生重点是润肺。
  那么如何润肺呢?
  李志刚教授指出,这个时期可用点食疗的方法调理,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饮食上多吃些芝麻、核桃、糯米、蜂蜜、雪梨、甘蔗、酸奶等。当然,为了益胃生津,再煮些药粥更好,比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黑芝麻粥等。
  立秋之后不比夏季,萧瑟秋风吹出些许寒意,此时更是温软肠胃的关键时刻,千万不要贪吃各种油腻辛辣的食品。而是要选择采用一些清热透热的方法,配合一些滋补津液的药材,比如生地、玄参、石斛、沙参等。
  除了药粥解燥,还可以靠增加运动量来发汗,缓解燥邪。对于老年人来说,做些舒缓的运动,比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慢跑、呼吸操、快步走都是不错的选择,但运动强度不要太大,只要达到微微发汗的程度就好。

中华养生网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养生专题

栏目排行

  • 常识
  • 饮食
  • 运动
  • 中医
  • 保健
明星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