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 | 编辑 :中华养生网 | 来源:

5月5日已经立夏了,“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夏天马上开始。这个时候气温明显升高,雨水也比“谷雨”时候更多。中医理论认为,“立夏”前后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这段时间养生要重点关注心脏。到了夏天,心阳最为旺盛,功能最强,当气温升高后,人们极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这是因为气温过高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心理、心火过旺所致。因此,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

原标题:立夏静养勿动躁 天热养生重养“心”

立夏静养勿动躁 天热养生重养“心”

5月5日已经立夏了,“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夏天马上开始。这个时候气温明显升高,雨水也比“谷雨”时候更多。中医理论认为,“立夏”前后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这段时间养生要重点关注心脏。到了夏天,心阳最为旺盛,功能最强,当气温升高后,人们极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这是因为气温过高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心理、心火过旺所致。因此,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

根据季节调整 晚睡早起重视午休

“立夏”之后,天亮得早,人们也起得早,晚上相对睡得晚,这就容易造成睡眠不足,加重身体的不适感。从养生的角度来说,在这个时候增加午休就非常有利健康。下午1时到3时之间气温最高,人容易出汗,加上午饭后消化道的供血增多,大脑供血相对减少,睡个午觉能让大脑得到休息。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抽出几十分钟时间听听舒缓的音乐,或是闭目养神一下,也能起到休息的作用。从养生的角度来说,立夏期间的运动大有讲究,千万不能过于剧烈。

立夏前后气候变化比较显著,早晚温差大,人们容易得病。在这样的情况下,过分消耗体力的运动会给身体带来一定损伤。正确的做法是,适当做一些有氧运动,每次几十分钟,让身体微微出汗就可以了。立夏到来,除了天气变化,人们的生理状态也发生改变,应该注重适量运动,可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如太极拳、太极剑、散步、慢跑等。不可过度出汗,运动后要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

进入立夏后,人们明显感觉昼长夜短了。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说,人们要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睡眠方面适宜重午休,以保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充足的体力,让身体平和过渡到夏季。

静心慢动 用心呵护心脏健康

春夏之交,中老年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这是因为“情绪生病”了。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的心理、情绪与躯体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此时不仅是情绪波动起伏,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起居、饮食稍有不妥,就会发生各种疾病。特别是老年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所以,在立夏之季要做好自我调节、笑口常开。所以中老年人更应重视情绪的调节,避免气血瘀滞。

夏天外界阳气最旺,多到户外活动,可补充能量、调畅气血、养护阳气,但不宜运动过度。运动后出汗对人体大有裨益:一方面可蒸发散热,维持体温的恒定;另一方面可排出多种有害的代谢废物,如乳酸、碳酸、肌酐、尿素以及细菌的毒素等。所以在暑天只要能出些汗,小便通利,就不大会得病。若无汗少尿,常为暑病先兆。老年人汗腺萎缩,所以容易得暑病。

专家认为,立夏养生的重点是“养心”,大家应时刻提醒自己笑口常开,保持愉悦的心情,下棋、书法、绘画、钓鱼、种花、打太极拳等也是陶冶性情的好方法。另外,平时多听音乐也有助于“养心”,舒缓、柔和的慢节奏音乐可使心率正常,有益心脏健康;快节奏的音乐则可增加呼吸次数,加速血液循环。

食疗养心 吃出夏季健康心

夏天暑热逼人,容易令人烦躁伤心,食欲也会有所下降。所以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尽量少吃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不妨多吃莲子、豆制品、鸡肉、瘦肉、芝麻、玉米,多喝牛奶等,既能补充营养,又可以起到强心的作用。

饮食应把握以下两个原则:一是适当“增酸减苦”。夏季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于人体脏腑来说便是心气渐强而肝气减弱。此时的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天气转热后,人体出汗多易丢失津液,需适当吃酸味食物,如番茄、柠檬、草莓、乌梅、葡萄、山楂、菠萝、芒果、猕猴桃之类,它们的酸味能敛汗止泻祛湿,可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且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二是多进稀食。常见的诸如绿豆粥、莲子百合粥等既简单又有效。此外,夏季是时鲜瓜果成熟的季节,不妨多吃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瓜、桃、草莓、黄瓜等都有利于补充体内水分。

立夏静养勿动躁 天热养生重养“心”

中华养生网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养生专题

栏目排行

  • 常识
  • 饮食
  • 运动
  • 中医
  • 保健
明星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