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之道知识精髓,《黄帝内经》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因此我们应遵守这些中医养生守则,不可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味,不可房劳过度。要有适宜的生活规律,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1、顺其自然:顺其自然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强调在养生过程中要符合自然规律,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同时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黄帝内经》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2、起居有常:主要包括作息有时、活动中节、劳逸适度及顺应天时等环节。即日常生活有一定规律并合乎人体的生理机制。
3、形神兼养:在养生过程中既要注重形体养护,更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调摄,所谓形神兼养、守神全形、保形全神等。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悉去。如果人没有非分的欲望,不贪图、不虚荣,则正气自在、真气从之。
4、动静结合:现代医学主张“生命在于运动”,中医也主张“动则生阳”,主张运动健身,但中医养生也主张“动中取静”、“不妄作劳”。正如《周易外传》所说“动静互涵,以为万变之宗”,《类经·医易》所说“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
5、综合和审因施养:养生不拘一法一式,应形、神、动、静、食、药等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养生活动。也要因人、因地、因时之不同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所谓审因施养、辨证施养。 可以通过调节饮食起居、服用药物、采用医术(针灸、按摩、推拿等)、练习武术气功、修养精神、节制欲望、修养品德等多方面有选择的进行养生活动。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
1、子时(23:00—1:00) 此时胆经最旺。我们要平躺在床上睡觉。子时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取决于胆的生发,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子时把睡眠养住了,对一天至关重要。
2、丑时(1:00--3:00) 此时肝经最旺。我们要在熟睡的状态下。中医理论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肝藏血”是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
3、寅时(3:00—5:00) 此时肺经最旺。这是养肺的好时机。“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的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病的人反应尤为强烈。一般咳嗽总是在这个时间,可以不要管他,让咳嗽来咳出肺之废气。
4、卯时(5:00—7:00) 此时大肠经最旺。这时早起活动一下方便排便。肺气足了才有大便。“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分的新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5、辰时(7:00—9:00)此时胃经最旺。这个时候是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所以说吃早饭是最容易消化的时候。早饭吃多了是不会发胖的。因为有脾经和胃经在运化,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多、吃好。饭后可以百步走,但不宜做强度锻炼。
6、巳时(9:00—11:00)此时脾经最旺。“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所以嘴唇红润。此时或读书、或理家,或种菜养花。疲倦时闭目静坐养神,或叩齿咽津数十口。不宜高声与人长谈,因说话耗气,“寡言语以养气”。
7、午时(11:00—13:00)此时心经最旺。“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
8、未时(13:00—15:00)此时小肠经最旺。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入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送至脾。小肠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此时或午眠或练气功,或邀友弈棋,或浏览时事(相当于现代人看报),或做家务。
9、申时(15:00—17:00)此膀胱经最旺。此时或读名人诗文,或练书法,或去田园绿地,或观落霞。膀胱经气化也需要原料,所以这个时段最好多喝水,多吃水果。这个时段不要憋尿,无论再忙也得排泄,把废物排出体外。经常坐办公室的人,没事就揉揉小腿,对膀胱经很有好处。
10、酉时(17:00—19:00)此时肾经最旺。“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晚餐宜早,宜少。晚漱口,以利口齿。
11、戍时(19:00—21:00)此时心包经最旺。“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经戍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心包经又主喜乐。所以人体在这个时候应该有些娱乐。
12、亥时(21:00—23:00) 此时三焦经最旺。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即亥时睡觉。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