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建
近年来,带有“别再吃了”“别再喝了”“别再用了”等字样的“关怀式”提醒类谣言在微博、微信中频繁出现。据了解,仅去年以来,微信辟谣工具就已经对超过100万条谣言进行了辟谣。“关怀式”谣言不仅给读者带来一些生活上的困扰,有时还会产生严重后果。比如,有的读者看到朋友圈文章说,阿司匹林在心脏病发作时是“救命药”,而不知道部分类型的心脏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反而会“夺命”,最终酿成恶果。(12月16日《郑州晚报》)
从粗放的“震惊体”进化到温柔的“关怀式”,谣言的面目越来越贴心了。不过,谣言终究是谣言。
为什么“关怀式谣言”能赚得盆满钵满呢?一个市场研究公司的报告显示,73%的受访者都将健康列入美好生活的必备因素。这也不算奇怪,健康是“1”,其他皆“0”。《尚书》言及“人之五福”,首当其冲便是“寿”。喝杯凉茶延延寿的调侃也好,延缓衰老的全球实验也罢,老来倍觉生命美好。更何况,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2.3亿。老龄化一路狂奔,即便这世间少了几个演技派的“道长”和“大师”,养生保健的圈套依然是最红火的朝阳产业。
人同此心,情同此理。只有从人性的常理常情角度,才能理解各色保健品骗局里比重不小的高智高知“入套者”。此前国务院食安办联合17个部门单位共同主办的论坛发布数据,食品安全谣言已经占到了网络谣言传播量的45%,当之无愧地位居第一。说得再通俗一点儿,“怕死”和“想长寿”大概是解决温饱需求之后比住房和汽车更大的刚需。
从来是“大道不畅”方才有“小道必猖”。如果公众的健康素养和科学素养能跟得上,如果“怕死”和“想长寿”的刚需被正视,在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的今天,何以还能让“关怀式谣言”四处溜达又风光无限呢?谣言止于智,更止于“治”。事后的治理,是市场的功夫;事前的防范,是科普的功课。子女没时间关心、社会没心情关心,谣言来“贴心”慰问、继而感动得老人分分钟缴械交钱,大概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关怀式谣言”的源头还是在养生刚需上。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保健品市场有多诡谲,养生谣言就有多得宠。靠辟谣能解决部分问题,但是无法在养生刚需上一劳永逸。一言以蔽之,也许“健康中国”这件事还是要从“关怀式科普”做起。
(原标题:“关怀式谣言”源头在养生刚需)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