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里迎立秋。8月7日将正式迎来“立秋”节气,凉凉秋风似乎要带走炎炎夏日。
立秋虽到,莫忘仍处伏天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不过立秋还不是秋季的开始,在气象意义上,入秋的标准应是立秋之后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下的起始日,划分为秋季开始,实际上,眼下正是闰中伏,大家可别被立秋给迷惑了。
立秋千万别贪凉
虽然立秋刚到,天气仍然以燥热为主,但要防止秋季的昼夜温差。正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过后,长夏渐短,昼夜温差开始变大,也许白天还是烈日炎炎,可到了夜里却会有丝丝凉风袭来。所以防止因昼夜温差而引起的感冒等疾病显得十分重要。
俗话说,春捂秋冻,立秋虽不意味着入秋,不过仍是一个重要节点,气候的变化会有所显现,目前虽仍处闰中伏,白天仍会出现高温,不过昼夜的温差会有所增大,市民夜间睡眠时,可不能像7月下旬时那样,开空调要慎重,不能太贪凉。另外,小伙伴们要锻炼自身的抗寒能力,所以古语有“冻九捂四”的说法。这里的冻并非是要人们一定不能加衣,而是要根据个人自身的体质,适当增加衣物。特别到了晚上,气温下降较快,昼夜温差日益增大,一定要注意防冻,要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抗寒能力。
立秋习俗 南北有差异
北方小伙伴首要任务“贴秋膘”
北方立秋有“贴秋膘”的风俗,首选是吃肉,那么有什么讲究呢?到底立秋为什么要吃肉呢?下面为您介绍立秋吃肉的由来。
贴秋膘的由来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
贴秋膘的好处
其实立秋吃炖肉,除了久远的风俗习惯以外,对养生保健也是有好处的。因为夏天太热,人们会不自觉地偏食,这对人体的营养平衡造成影响,往往还会对人体的内分泌和生物机能造成影响。
在立秋前后,人们用吃炖肉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在体内既补充了必要的营养如脂肪、蛋白质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又起到了增强肌体抵抗能力的作用。同时,料包内的各种中草药的中和,对人体更是起到了祛瘟除湿、平补平泻的功效。
据说这样贴秋膘不会胖
夏天出汗多,能量消耗大,更有人入夏前为了穿夏装显瘦,拼命减肥的。立秋之后,也该考虑着为贴秋膘做些准备了。有些方法,掌握好了,能够光贴秋膘不长胖。一是减少量,荤菜如鸡鸭鱼肉,量少一些,蔬菜的量适当增加些;二是不要油炸,做菜尽量减少油炸,可以减少对油脂的摄取;三是搭配清爽,鸡鸭、猪肉,用清蒸烹制;四是少蘸酱,酱 油、耗油等,家里常用的酱料,都是含盐量比较高的,要避免多蘸,烹制食物少用盐、味精,一般以原味最佳。
南方小伙伴别急着“贴秋膘”
自古以来,到了立秋就有“贴秋膘”的习俗。但是“贴秋膘”适宜于北方.而南方则不适宜。北方“贴秋膘”是因为夏季炎热胃口差,不少人因此变瘦,人们称之为“苦夏”。而立秋之后.天气逐渐转凉,所以人们在“苦夏”之后选择立秋这天“贴秋膘”进补。然而南方立秋过后天气仍然以暑热为主,人体的脾胃功能相对较差,如果南方人“贴秋膘”,反而会加重脾胃的负担,不利于身体。这就是地域的不同,人们的养生方式也会不同。
那么这个季节,南方人想要养护脾胃吃电什么好呢?专家介绍,这一时节有不少时令果蔬都能够健脾养胃,如藕,有句谚语说: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秋季是莲藕丰收的时节。鲜藕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的含量也很丰富。南瓜,《本草纲目》写道:补中,益气。秋季养生多吃南瓜,有强身健体、美容瘦身的功效。南瓜营养丰富全面,对肠胃和血管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秋季养生以养阴为主
在春夏两季时,毛孔张开,人体的阳气主要以外发为主,但是到了秋冬时节,要注意对阳气的收与藏。所以中医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到了秋季,运动要注意以静为主,不宜做过多剧烈的、发汗的运动,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比较静的锻炼。比如对于老年人而言打打太极、跳跳舞、散散步等都是十分可取的运动方式。
此外,秋冬虽以养阴为主,但是也不可忽视对肺气的舒展,所以早睡早起很有必要。早睡是为了更好地收藏阴气,而早起则可以使肺气得到舒展,有利于防止肺燥。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