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县老干部艺苑京剧社成员进行演出
□本报记者石秀秀本报通讯员申宸赵梓霏
12月11日下午4点,陈富贵接了孙子放学回家后,约上几个老友来到村头的文体小广场,打起了篮球。今年73岁的陈富贵,是齐河县经信局的退休干部,如今他回到大黄乡王洪村养老,“现在村里健身有广场,看书上网可以去老年活动室,日子过得可乐呵了。 ”
近几年,我市积极推进老年人权益保障,不断加大文体场所和基层老年活动组织建设,为老年人学习娱乐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让他们乐在其中。
休闲健身有场所
截至2016年底,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101.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7.3%。如何满足老年人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最大限度转化“夕阳力量”?市老龄办工作人员说:“这就需要我们搭建平台,调动起他们参与社会的积极性。 ”“以前在村里想运动都没地方去,只有一个没有进行硬化的空地,一下雨坑坑洼洼还很泥泞。”陈富贵告诉记者,后来,政府出资修建了文体小广场,配备了篮球架、乒乓球台等健身设施。
不仅有运动的地方,去年,王洪村还在综合文化站辟出老年活动室,设置了电子阅览室、图书室等,供老年人使用。“现在村里的老人们聚在一起看书、跳舞的多了,窝在家看电视、打牌的少了。”大黄乡综合文化站站长贾敦兴说。
2014年起,市委宣传部、市老龄办、市文广新局、市体育局等单位联合在全市组织实施农村社区文体小广场建设工程,推动老年文体小广场覆盖式建设,如今,全市已建成农村社区文体小广场7621个,覆盖率达到了98.8%;建成老年活动中心(室、站)2779个。
提升自我有载体
距离年底的学期汇报展演还有半月时间,德州市老年大学的学员们正铆足了劲儿,进行最后的冲刺。12月8日,市民刁守俊正和其他学员一起练习瑜伽动作。“我现在正练着老年瑜伽,之前还学了书法、太极拳,明年我还打算学摄影。 ”盘点起自己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今年63岁的刁守俊颇有成就感。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速度加快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群体精神、心理等方面的诉求明显显现,老年大学成了不少老年人自我提升的首选之处。“这两年报名学习的老年朋友越来越多,每季招生报名都很火爆。”市老年大学副校长李志祥表示,老年人也有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的需求,老年大学所提供的正是他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服务形式和内容。
据悉,德城区、陵城区、庆云县均建成了老年大学,并设置京剧、街舞、摄影、剪纸、英语等丰富的课程,供老年人学习“深造”,其他各县市区也依托老年活动中心等机构开展各式活动。“市里计划建设2万平方米的教学楼,改善市老年大学的办学条件。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推进各县市区老年大学建设,让更多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市委老干部局工作人员说。
文体团队蓬勃发展
前不久,市中老年艺术团代表我市参加了全省银龄杯广场舞大赛并获得一等奖,这已是他们连续3年获得这一殊荣。
今年10月,市老年书画协会组织的以“庆十九大胜利召开喜迎九九老年节”为主题的书画展在德州市行政中心展出,得到领导、群众的一致好评。
像这样经常组织、参与活动的老年文体团队在我市有200多个。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基层老工委、老年协会等作用,在市县乡三级专业队伍配齐、村居社区自发性活动覆盖的前提下,老年文体事业得到蓬勃发展。以市老年书画协会为例,协会已发展到成员120余人,年龄最大的达95岁。协会副会长、秘书长牟书科介绍,协会坚持制订和部署年度计划,定期安排当月活动内容,“所有成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都很高。”
据介绍,目前,全市经常参加文体健身活动的老年人达41万人,占老年人口的42%。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