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警方近日破获一起假冒医院专家教授,专门诈骗老年人、病患群体系列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23名,打掉犯罪团伙16个,捣毁诈骗窝点30个,核实破获案件1万余件,涉案金额上千万元。(12月10日中国新闻网)
近日,山西朔州一工商局副局长“卧底”虚假保健品推销现场、亲自参与查处消费欺诈案件的故事一时传为美谈。然而,要打击猖獗的保健品消费欺诈行为,防止更多老年人上当受骗,光靠一两个局长的“卧底壮举”还远远不够。
眼下,五花八门的保健品骗局可以说是此起彼伏、屡打不绝。除了这种线下的保健品门店促销和聚会、推销活动,在线上,更是潜藏着各种打着养生、保健、治病以及养老助老、慈善事业等旗号的诈骗、传销迷局。在一些电视、电台节目中,也能经常看到、听到各种保健品专场推介活动,还有各类真假难辨的“专家名医”现场站台,令人眼花缭乱。特别是各类保健品骗局,大多是为老年人和疑难杂症患者“量身定制”,抓住老年人关注身体健康、渴望长寿和关爱的身心特点以及一些重症患者急于康复、期盼奇迹的心态,看准了很多人医学知识欠缺、易受蒙蔽,还有一些人爱贪便宜、经不住诱惑的软肋,通过各种精心策划和伪装的方式方法,给目标人群洗脑、下套,欺骗性、迷惑性和煽动性都很强,使他们“心甘情愿”地掏钱购买、上当受骗。
其实,保健品骗子之所以能够屡屡得手,有骗子骗术精、套路深,抓住了老年人、疑难病患者的心理等因素,但是更与当前对此类诈骗活动缺乏高效的发现、查处机制分不开。同时,这类案件线索来自受害人的举报也并不多,因为很多老人被骗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受骗了。这就让尝到甜头的骗子在暴利的驱使下更加肆无忌惮。
可见,要有效应对层出不穷的保健品骗局,仅仅依靠一两个局长的慧眼独具和亲自过招显然不够,必须多管齐下、见招拆招,全方位筑牢严密而坚固的防骗战线。
首先,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包括保健品诈骗在内的老年人常见被骗案例曝光和防骗宣传,尤其是要多在老年人爱看的报纸杂志和经常聚会的社区活动场所以及医疗单位进行宣传,提高防骗知识、信息的到达率和有效性,增强老年人和重症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其次,要多部门联动,从假冒保健品生产、包装、销售以及社会宣传推广各个环节进行拦截和打击,清除虚假保健品藏身的灰色地带,让骗子寸步难行。最后,还要抓紧建立一套覆盖线上线下的主动检查打击机制,经常性、制度化开展对网上线下各种保健品骗局,特别是老年人、病友群体活跃的网络群组和门店、聚会场所的检查,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对新型骗局及时进行研判定性,努力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清理和第一时间查处,不让保健品骗局有任何得逞和肆虐的机会。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