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 | 编辑 :中华养生网 | 来源:

春季养生七原则养肝健脾防疾病

春季万物复苏,天气逐渐回暖,降水也将增多,虽然是春暖花开的好时节,但也是各类病菌活跃时期,在加上此时的天气变化不定,更是给病菌繁殖带来了机会,所以想要身体健康,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养生保健必不可少,而春季又是肝气旺盛的时节,因此也需进行调养,春季养生需要遵循,不仅养肝而且还可预防疾病。

“春捂秋冻”很适合

养生谚语“春捂秋冻”,说的是早春季节不要急于把棉衣脱掉,预防倒春寒。春季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所以春季养生一定要“捂”,注意衣着的适宜。一般来说,转春时常有寒冷气候的反复,衣服要渐渐减少,穿着宜偏暖些。

早起早睡以养肝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意思是说春季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不可违背它,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违背了这种方法,就会损伤肝,这是因为春天养生的基础。因此,春季以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为养生方法。

“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故春季饮食最好少食酸辣,免肝旺容易损伤脾胃,所以春季饮食最宜忌酸。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饮食调养要投其脏腑所好,即“违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欲者,是本脏之神所好也,即补也。苦者是本脏之神所恶也,即泻也。”明确了这种关系,就能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力理气的草药和食品。稍微偏甜较为合适。比如山药、百合、木耳等。其中,粥类饮食最养脾胃。

日梳五百把病除

头为精明之府,人体之重要12经脉和40多处大小穴位,以及十多个特殊刺激区均集中在头部。用木梳或骨梳替代小银针,对这些穴位和经脉进行所谓针灸性按摩或刺激,可祛病健身。勤梳头的确是一项积极保养人体精、气、神的最简单易行、最经济的长寿保健对策。

不要过早减衣

“春不减衣,秋不戴帽”,初春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夏季清暑祛湿 中医衣食住行有古方

夏季人体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并且吃寒凉食品多,寒凉伤胃,容易出现食欲不振、胃纳呆滞的现象。山东淄博古方中医疑难病研究所认为,湿为夏季的主气,故夏季湿气盛,脾主湿,湿邪困脾,阻碍脾胃消化、吸收食物的功能,所以夏季食补重在健脾利湿、开胃消食,而药粥食疗法,既可补充因气候炎热丢失的水分,又可护养脾胃,寓药于食,可谓一举两得。

《黄帝内经》说夏天应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意思是说,在夏天要使人的精神像自然界的万物一样郁郁葱葱,蓬勃向上,心情愉悦,切忌发怒,使机体的气机宣畅,这是适应夏季的养生之道。在精神调养上,山东淄博古方中医疑难病研究所认为“冬季要藏”,“春季要生”,而夏季则要“长”(读zh ng)。因为夏日炎炎,往往容易让人心烦意燥,心绪不宁,所以夏天更要心情舒畅,精神要充沛、饱满、情绪外向,如万物蓬勃生长一样,这就是“夏养长”,因为只有神气充足,人体的机能才旺盛而协调。

中医夏季怎么吃:

鸭肉

性味 味甘、咸,性微寒。

营养成分 鸭肉鲜嫩肥美,营养丰富,每100克中含水分克、蛋白质克、脂肪克、糖类克,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鸭肉是肉类中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含量较多的,钾、铁、铜、锌等矿物质的含量也都非常丰富。

功效 夏天天气炎热就会使人没食欲,饮食比较清淡,但夏天出汗多,消耗量大,如果完全吃素,容易造成蛋白质的不足,所以就要选择一些营养丰富又不油腻的肉类。鸭肉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不但可滋阴养胃、清肺补血,还有利水消肿的功效。既能补充过度消耗的营养,又可消除暑热。此外,鸭蛋具有滋阴补虚、清热润燥的功能。鸭血具有补血、清热解毒的作用。从中医“热者寒之”的原则看,特别适合素体热盛或阴虚阳亢的人食用。

药用 可用于眩晕头痛、阴虚失眠、肺热咳嗽、肾炎水肿、小便不利、低热等症。

立秋中医的起居饮食

起居 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立秋时,天气仍然很热,但是已没有夏天的温度高,秋天的气候特点为干燥。按照中医理论,立秋后肺功能开始处于旺盛时期。在这个节气,要注意内心平和宁静,保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起居应早卧早起。早睡可调养人体中的阳气,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太过。立秋后的早晨是锻炼身体的最佳时间,此时不冷不热,气温宜人,天高气爽,使人精神爽快。 饮食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故《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更有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者。总之,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麻、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此乃古人对四时调摄之宗旨,告诫人们,养生保健要顺应四时。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骆彤介绍,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顺应四时养生要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因此立秋后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等方面皆以养“收”为原则。

冬季养生“藏”为要 早晚规律更健康

春夏秋冬中医养生秘笈

冬季养生有原则早晚规律更健康

晨起后、入睡前,在一天的两头,分别做了什么事,将会影响到健康。中医专家提醒,冬天最好遵循以下“早晚”原则,有助于把身体调养到最佳状态,特别对慢性病缠身的老年人来说,尤其如此。

早上晚点起晚上早点睡

中华养生网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养生专题

栏目排行

  • 常识
  • 饮食
  • 运动
  • 中医
  • 保健
明星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