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渐渐转凉,冬季不远了。秋冬季是人抵抗力最差的季节,学会养生保健是少生病的关键。那么秋冬季如何养生呢?
下面为您介绍秋冬季养生的六个小常识,做到这些要点就能平安度过秋冬季!
秋冬季特点:
秋冬季养生主要指通过饮食、睡眠、运动、药物等手段,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秋季干燥、冬季气候寒冷,寒气凝滞收引,易导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而使许多旧病复发或加重。如中风、脑出血、心肌梗死等,不仅发病率明显增高,而且死亡率亦急剧上升。所以冬季养生要注意防寒。
冬季养生一、饮食调养
秋冬养生是秋天养生和冬天养生的并称。秋冬季饮食应遵循“秋冬养阴”、“养肾防寒”、“元忧平阳”的原则,饮食以滋阴潜阳、增加热量为主。如:狗肉、羊肉、鹅肉、牛肉、鸭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红薯、萝卜等均是冬季适宜食物。
冬季养生二、养肾为先
冬季养生的重要原则是“养肾防寒”。寒气内应肾。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是人体的“先天之本”。冬季,人体阳气内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所收敛。此时,肾既要为维持冬季热量支出准备足够的能量,又要为来年贮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时养肾至关重要。保健调养有汇仁肾宝片、参鹿补肾片;中药调理有冬虫夏草、鹿茸等。
冬季养生三、环境调摄:冬天,外界寒冷,室内外温差较大,室内一般保持16℃~20℃较适合,以18℃为最理想。
冬季养生四、运动锻炼
俗话所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这些都说明,冬季坚持体育锻炼,非常有益于身体健康。如:冬泳、跳绳、跑步、打球、登山等耐寒锻炼。耐寒锻炼有益于人体的心血管、呼吸、消化、运动、内分泌系统协调,从而能减少冠心病、脑血管意外、感冒、咳嗽、关节炎、肥胖病等的发生。
冬季养生五、药膳养生(茶、酒、汤方养生)
俗话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季,人体阳气内藏、阴精固守,是机体能量的蓄积阶段,对于身体虚弱的人是进补的好季节。
经典款:灵芝降压茶:
配方:灵芝10g、生山楂12g、罗布麻叶10g、菊花10g、决明子15g、茉莉花10g。
做法:先把生山楂、罗布麻叶、菊花、决明子、茉莉花、灵芝都倒进砂锅,加入适量的凉水,浸泡半个小时,再用大火煮开,煮开之后换小火煮15分钟左右即可,这道茶药味,可代替茶饮。
功效:降脂降压、清毒、调节全身脏腑机能。
经典款:壮腰补肾酒
配方:巴戟60克,肉苁蓉45克,川杜仲33克,人参25克,鹿茸片18克,蛤蚧1对,川续断30克,骨碎补15克,冰糖75克,50度米酒1公斤.浸泡1个月。
功能和用法:壮阳健腰补肾,适用于男子腰膝酸软乏力,阳痿;亦可用于女子性欲淡漠,低血压,腰酸无力等.每次服10—20毫升。
经典款:芡实莲子百合排骨汤
芡实补脾固肾、助气涩精;莲子补益脾胃、宁神益肾;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蜜枣补虚填损、清心润肺,再配上滋阴润燥的排骨,健胃益脾,经典搭配。
材料:芡实、莲子、百合、蜜枣、排骨、盐。
做法:
1.排骨洗净,飞水(放入水中沸滚5分钟,然后将水倒掉,排骨冲洗干净。
2.洗净莲子、芡实、百合、蜜枣,并把蜜枣去核。
3.所有材料入锅,加入适量清水,煲2小时,出锅前下盐调味即可。
冬季养生六、疾病预防
秋冬冬以后,天气渐渐转凉,最为常见的危重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较高。此外一些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皮肤疾病等也较为常见。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肩周炎等)也是高发季节。冬季由于气温低,引起机体外围的血管收缩,造成血管阻力及血压的上升,心脏负荷增加。另外寒冷颤抖,身体耗能产热,心脏耗氧量加大。
【预防措施】
要注意保暖,适当活动。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
规律生活,注意劳逸结合。
控制体重很必要,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定期体检或检查,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要按时服药,不可突然减量或停药。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