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生存压力大,时人多呈亚健康状态;加上环境污染严重,瘟疫不时爆发,以至防不胜防。刚送走了SARS,马上禽流感又来了,是见招拆招,还是料敌先机?
中医自古就有“不治已病治末病”的观点,养生保健是未来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有病才去治病的被动治疗理念慢慢被淘汰,积极预防、增强体质才是王道,艾灸就是不错的选择。
1
灸是火灼,是热,是阳
其实灸就是用外火补我们的内火,或者说客观一点儿,是调我们的内火。
内火是什么?是我们的真阳。这个真阳即有父母给的成分,这是先天的,也是后天我们生活中所获取的,比如吃饭呼吸等等。这个真阳要护住不散,则生命可以久长,而身体不病。凡真阳虚衰,则未见有不病的。
内经谓:“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人体的阳气,就象天空中的太阳一样,具有维持生命机能。保卫机体和抗御外邪的作用。没有了太阳,也就没有了生命。
而后天中我们非常容易耗损自己的这个真阳,这就直接影响了寿命与健康。但我们有灸法,这是回阳助阳补阳的最好的一个方法,用之得法,则可以补先天之不足,而达到长寿保全不病的效果。那如何补阳呢?用艾灸是一个比较快捷的法门。
2
按时用灸以养生
那么什么时候用灸最好呢?从每个月来说,月初的八天最好。这八天其实就是阳升的八天,从朔至眉月,再到上弦月。朔月,此时月相尚未出。但阳机已动,虽未明见,但其阳机则完全不同。此时可以坤卦配之,但为坤末,阳动之初。眉月,阳气始升,月相将明,故以阳气始生之震卦配之。值此时,当助阳以促阳之升。上弦月,也就是阴历的初八,月相半暗半明,阴阳相当,然其时月相虽明而犹亏,故以阴阳相搏之阴卦离卦配之。离卦从阴阳里讲,既是阴阳各半,也是阳之旺极之象,这是后天八卦的理解。
因此,从坤到离,也就是少阳始升之时,这个时间段里,正好是农历的初一到初八,一个月之里用灸法最妙。初八之后,阳渐旺至先天八卦之干,已不需再用灸助阳。再之后,月望之后,开始出现下弦月,阳气开始下降,更不可用灸。但从阳明之法来思考,以下法,清法为常见。至晦则阳降极,以静养为是。
一天当中,早上人和大自然的阳气升发,到中午午时最旺,而后逐渐减退,因此,需要补益阳气的人群可以在上午时段进行艾灸,如果在晚上补益阳气进行艾灸,可能造成夜晚阳不入阴而引起失眠。如果一定要晚上艾灸,要注意养阴。
3
一年里,何时灸?
同上理,春夏灸是正法。春夏养阳之升,此时艾灸为顺天应时之举。
生命就是阳气的循环往复的运动。这个运动停了,生命也就终结了。而这个循环的发动机在哪儿呢?大家想想,应该在阳升的那一瞬间。一旦阳升的运动开始了,生命也就开始了。
秋天也是保健用灸的好时节,“秋冬养阴。”我们要养阴,就是养阳之藏,是养少阴之君火。哪个穴位有这样的功效呢?关元最好。因为这个穴位位于会阴与神阙之间,这是少阴元气的领地,也是下丹田。灸关元穴可培肾固本,调气回阳,使元气充足,虚损可复,故能祛虚劳百损,壮一身之气,为历代强壮保健的主穴。《景岳全书》说:“虚能受热,所以补必兼温。”因此,取关元灸之,就是养少阴潜藏之阳气。
冬至前后施灸关元可预防中风、感冒等多种疾病,并有助阳保健、延衰强壮的效果。自冬至之日自然界的阳气开始复苏充盛,人体可顺从自然界的阳升之气,借助关元灸来强壮元阳。冬至的关元灸恰好满足了“补必兼温”的特点,可达到温壮元阳,从根本上提高人体的强身抗病能力的目的。
4
艾灸注意事项
禁灸的人体部位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体质和病情的禁忌
大凡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一般不适宜艾灸治疗,如阴虚痨热、咳血吐血,心悸怔中、高热神昏、中风闭证、肝阳头痛、多梦遗精等一切阴虚阳亢。邪热内积的病证,均当禁灸,不论外感阴虚内热病证,凡脉象数疾者,或极度衰竭不宜艾灸治疗。
《中国针灸学》说:“不宜施灸治之病举其大者如后:伤寒、赤痢、麻疹、鼠疫、天花、白喉、脑脊髓滑膜炎(惊风刚痉之类)、猩红热(喉痧)、丹毒、恶性肿瘤、(疔疽癌肿之类)、急性阑尾炎(脐腹痛寒热)、传染性皮肤病(疥疮之类),肺结核末期(肺痨)、血压高症、高度贫血症(失血症)
不宜施灸的时辰
古人施灸时,极为重视时令气候对人体的影响,从下面古书这些记述可以看出来。《外台秘要》说:“黄帝曰:凡灸,大风大雨、大阴大寒灸否?既不得灸,有何损益?歧伯答曰:大风灸者阴阳交错;大雨灸者诸经络脉不行,大阴灸者令人气逆,大寒灸者血脉蓄滞。”
《下经》也说;“灸时若遇阴雾大风雪,猛雨炎暑,雷电虹霓,停候明晴再灸,急难亦不拘此”。
从现代临床运用灸疗情况来看,凡狂风暴雨雷电交加之时,或严寒酷暑缺乏保温、降温设备之际,或患者极度疲劳、情绪不安、大汗淋漓,或妇女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例外)均不宜施灸。
其他禁忌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