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 | 编辑 :中华养生网 | 来源:

“养藏”是冬天养生的重中之重。“藏”即储藏在体内的精气神,而脏腑之中的肾与“藏”的关系最为紧密,肾乃封藏只根本。

养藏 ‖ 冬天养生的重中之重

立冬后与养生

开始护肾

肾脏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器官,它不仅能够排除代谢废物和各种毒素,帮助我们实现正常的新陈代谢,更能促进人体的骨骼发育和骨髓造血,因而护肾尤为重要。

立冬过后,气温降幅加大,人的身体一时无法适应环境和温度的突变,造成尿量减少和血管收缩加剧,因此在这一时期内肾功能出现问题的病人数量总是居高不下,远超其他三个季节。

立冬滋养肾精乃养生佳法。《黄帝内经·素问》中曰:“因而强力,肾气乃伤。”过于频繁的房事会损害肾精,影响身体的健康;而酒后行房事更是养生之大忌。在立冬前后补养肾精,适度节欲尤为重要。沉迷于房事的结果是竭散真精、头晕目眩、体力不支甚至早衰,与一时的欢愉和放纵相比,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另外,保证充足和高质量的睡眠也是立冬时节的养生佳法。优质的睡眠有利于恢复体力,使人精力十足地迎接第二天的到来。清代大学士张英在《聪训斋语》中所言:“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可见,睡眠同饮食一样,都是养生的重要方面。立冬时节,睡眠养生提倡“早睡晚起”,在每晚11点至次日凌晨1点之间应进入熟睡状态,因为这一时段的阳气最弱,而阴气最盛,所以在此时保持高质量的睡眠,对养阴具有奇效。

调好心神,预防“恐伤肾”

气温低、天气干燥的立冬前后是诱发冠心病、哮喘、脑动脉硬化等病症的“温床”,由于上述疾病在冬季的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季节,不少患者产生了极大的心理负担,每年进入11月份以后,他们就开始惶恐不安,生怕病魔找上门来。殊不知,长期的焦虑紧张、心怀恐惧易导致肾气受损,正是养生的大忌。因此在立冬时节,我们要格外注重“精神养生”

规律运动身体好

立冬过后,天气逐渐转冷,自然界中的许多动物开始冬眠,不少人也深重脑倦,只想待在家中,根本不想走到户外,更不用提参加体育锻炼了。事实上,这样对健康有害无利,在立冬时节坚持体育锻炼,不仅能使人的大脑保持兴奋状态,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体温调节功能,还能提高人的抗寒能力。因此在冬天仍坚持锻炼的人很少患病,正如俗话所言:“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气温的降低,人在立冬以后新陈代谢的速度会放缓,因此在此时节锻炼不宜太激烈,以防止适得其反。健身操、太极拳或跳舞、打球等运动均是立冬锻炼的不粗选择。

【冬季养藏——藏肾精】

养藏 ‖ 冬天养生的重中之重

《黄帝内经》:“肾藏志,通于耳;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肾是人的精气之本,一个人肾气如果足的话,记忆力好,思考能力强。如果一个人心灵手巧、动作灵活一定是肾精充足的表现。肾气足的人,还表现为头发乌黑茂盛,精力充沛,眼睛明亮,充满朝气。

肾主藏精,肾精是五脏之精的根本,藏养肾精是“冬藏”的关键。中医认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天如果没有很好地养“藏”,就会造成免疫力低下,来年春天就容易得病。

日常生活中,注意收敛心神,性生活有所节制,避免酒色过度而直接耗伤肾精。另一方面,进补也不失为一种藏精的好方法,俗话说“冬令进补,翌年打虎”。而藏精的关键在于补养肾精。平时可以多食黑木耳、核桃、黑芝麻、黑米、黑豆等黑色食物,或羊肉、韭菜、胡萝卜、桂圆、核桃仁等温热食物,通过仙蓉温齐做脐疗可以起到很好的补肾作用。

【养藏多按气海和涌泉】

养藏 ‖ 冬天养生的重中之重

气海穴:俗话说“气海一穴暖全身”。冬季怕冷的人不妨经常在此穴所在的小腹部进行热敷,能保一身温暖。气海穴位于在肚脐下1.5寸,肚脐与关元穴连线的中点。

涌泉穴:《黄帝内经》中记载“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涌泉穴,在人体足底,位于足前部凹陷处,为全身腧穴最下部,乃是肾经首穴。按摩、贴敷、艾灸此养生穴位,或泡脚,都可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引导上浮的阳气潜藏于肾,尤其适合进补容易上火的人。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黄帝内经》,养生顾问18311465087(微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中华养生网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养生专题

栏目排行

  • 常识
  • 饮食
  • 运动
  • 中医
  • 保健
明星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