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14时许,在南岗区松花江街道办事处建筑社区图书室里,七八个孩子有的在读课外书,有的在写作业,还有几名社区干部正在辅导孩子们写作业。每个周二下午,辖区内上半天课的留守儿童都会来到这里做作业、看课外
留守儿童在社区图书馆读书学习。
21日14时许,在南岗区松花江街道办事处建筑社区图书室里,七八个孩子有的在读课外书,有的在写作业,还有几名社区干部正在辅导孩子们写作业。每个周二下午,辖区内上半天课的留守儿童都会来到这里做作业、看课外书。当天除了去看牙和学校有课的3名孩子外,辖区7名留守儿童都来到社区图书馆学习,他们还领到了“社区妈妈”们给他们买的新书包。
A “他们的眼神令我们不安”
建筑社区位于哈尔滨火车站附近,流动人口比较多,辖区内居住的留守儿童也较多。许多孩子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家里只有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陪孩子。“他们的眼神里流露出一种孤独和自卑”,社区书记郝丽新从孩子们的眼神中读到这些信息,她也感到了自己肩上的一种责任。
2012年5月,郝丽新和社区干部们建起了社区“留守儿童信息库”,把辖区内父母在外打工的孩子们收集到信息库里,并针对孩子们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工,大家与孩子们结成帮扶对子。5年来,有150多名留守儿童先后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这些孩子有的随父母去了外地,有的考上了省重点高中或大学,无论走到哪里,他们都不会忘记他们在哈尔滨的“社区妈妈”。
辖区的图书馆是南岗区图书馆的分馆,有各类图书24000余册,孩子们可以在图书馆里阅读,也可以借回家看。留守儿童们双休日和每周二下午可以在这里写作业,遇到不会的问题也可以随时问值班的“社区妈妈”。
B 留守儿童依赖“社区妈妈”
在团结小学上一年级的小宇泽父母常年在深圳上班,平时家里只有小宇泽和姥姥一起生活,孩子比较孤僻。郝丽新就经常给他买一些水果和学习用品,给他讲励志故事。几个月后,小宇泽逐渐愿意说话了,性格也开朗多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月考还取得了双百。他亲切地称郝丽新为“郝姥姥”。
如今,小宇泽每天上学、放学或者经过社区办公室时都要进来看看“郝姥姥”在不在,看完就走。一次,他看到社区挺晚了灯还没关,就急忙跑回家和姥姥说,社区办公室锁着门,但是灯没关,让姥姥赶快给“郝姥姥”打电话问问咋回事。
学习中有不会的问题时,孩子们就会去问他们的“郝姥姥”、“ 杨妈妈”(社区副主任杨连立)、“张妈妈”(社区主任助理张莹)等。孩子们需要打印作业或者制作小手工艺品时,也都来社区找“社区姥姥、社区妈妈”们帮忙。
C 清理小广告队伍中的“孩儿兵”
慢慢地,孩子们和“社区姥姥、社区妈妈”们的感情越来越深,孩子们也想回报她们。
育红小学一年级的苏宇诺、团结小学四年级的王果果等也都是留守儿童,他们和小宇泽一样都很懂事,看到“社区姥姥、社区妈妈”清理小广告,就主动帮忙。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孩子平日里上下楼时都会随手将社区楼道墙上的违法小广告撕下来,力所能及地帮助“社区姥姥、社区妈妈”。
社区里有个跟爷爷奶奶生活的孤儿张松滨,社区为他办理低保多年,并经常在生活学习上帮助他。他学习成绩也非常好,今年已大学毕业到北京工作,每当他回哈时都会来到社区看望“社区姥姥、社区妈妈”们。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