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根据相关市场分析,我国老年消费市场即将迎来新的发展时代。
“2016年,全国老龄化人口增加了近千万,增长速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我国将成为全球老龄化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消费能力层面,目前我国老年消费人群逐渐呈现出消费需求广泛,消费观念不断升级的特点。市场空间方面,根据研究机构预测,到2020年,全国老年消费市场规模将达到3.3万亿元,未来市场空间巨大。”11月21日,北京市商务委副主任在“2017北京老年消费论坛”上表示,与这样的市场空间相对应的是,部分老年消费产业供给不足,仍有较多空白市场需要填补。
老年人的消费需求正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这个市场既充满活力,充满前景,同时也有待挖掘,有待规范。
老年人收入增幅快于支出的增幅
老年人的收入决定着老年人的消费,那么,以十年作为一个时间节点的话,老年人的收支情况有何变化?
北京市老龄办常务副主任王小娥以北京市的老人举例说明:“北京市的人口老龄化呈现出这么几个特点:第一,老龄化程度高;第二,增速快;第三,高龄化比较突显。目前,北京市80岁以上的老年人拥有60万人。”
与之相对应的是,北京老年人的收入和消费需求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首先,老年人的收入和支出水平稳步增长。从多次开展的城乡老年人口的抽样调查结果来看,北京市的老年人收入增长比较快,从2006年的时候老年人的年均收入是1.2万元,增加到2015年底的时候到了3万元,增长了67%。与此同时,老年人的年均支出也已经由2006年的1.5万元增加到了2015年的2.1万元,增长了40%。
可以看出,老年人的收入增幅快于支出的增幅。
其次,消费需求集中在日常消费用品方面。从数据运行来看,老年人的消费虽然目前还是集中在购买生活消费用品方面,占到了消费总金额的90%。
“在这个世界上,财富主要掌握在中老年人手里。”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表示,到老龄化高峰的时候,全国未来的消费市场可达100万亿,其中制造业大概是30万亿,剩下的就是服务业了。
面对这样的一个蓝海,北京市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北京市国资委原副主任张宪平,适合老年人的产品开发还远远不够。
“去年年底的时候,北京市老龄委按照全国老龄委的要求,共同组建了北京市老年用品展示中心,用来专门展示老年用品,产品大到各种护理床、各种轮椅,小到带放大镜的指甲刀都有,但是,品种不过5000多个,按照国际上的惯例,比如欧洲和日本的产品已达到了上万种,为了老人更有尊严的老去,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张宪平表示,老年消费市场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目前来看,我国很重视老年人,也很重视老年消费市场,政策也出了很多,但大都集中在最基层,有点碎片化,没有形成一个体系,也就是说,老年消费需要一个体系的支持,所以,我们也希望政府能够把各种的政策勾集起来,从而使老年消费市场成为真正的蓝海。
老年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
目前,我国的老年消费群体正处在一个交替的阶段,这个消费群体发生变化了,那么,这个消费市场也一定会随之发生变化。
“到2020年和2030年的时候,这个消费主体将会发生一个质的变化,那个时候的消费主体就是50后和60后。那么,这个群体的消费理念与现有群体是不一样的,因为受教育的程度不一样,50后和60后的消费习惯、收入的水平和父辈都是不一样的。”张宪平表示,老年消费不仅包括物质的消费,还要包括精神层面的消费,更关键的是,50后、60后成为消费主体的话,这个老年消费市场会发生一个质的飞跃。
据记者了解,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已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比如,很多老年人从以前被动的选择长期入住养老机构,或者长期的雇佣保姆逐步转为愿意接受白天到养老照料中心或者养老服务驿站,晚上回家这样的日间照料服务。另外,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入推进,北京的老年人到天津、河北养老的新需求也逐步增加,随着医疗保险的异地结算的实现,走出北京到外地接受旅居养老和候鸟式养老服务需求老年人也是越来越多。
除此之外,专业服务的需求逐步为老年人所接受。比如,从东城、西城试点开展的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服务的消费数据来分析,失能老年人的消费需求主要集中在生活照料类的服务,占比到了65.6%,专业护理类的服务需求相对比较少,但也占到了7.9%。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老年餐饮、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等服务需求的比例也在逐步上升。
就此,阿里健康O2O业务总监王南透露:“阿里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全国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网购人均消费近5000元,爸妈早已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中老年模样,他们和年轻人一样,正通过智能手机积极拥抱移动互联网的新生活”。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陈岩鹏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