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 | 编辑 :中华养生网 | 来源:

原标题:老人狂买保健品女儿劝阻被骂不孝,存折都交给销售员

老人狂买保健品女儿劝阻被骂不孝,存折都交给销售员


近年来,保健品公司看准老年人消费群体重视身体健康,忽悠老年人购买、办卡、承诺不兑现的事情层出不穷。有的公司根本没有资质,有的产品属三无,有的收了钱就“不见了”,还有的店员挑拨老人与子女关系,取用老人存折工资。21日,青岛市举行了老年消费教育系列活动,通过十个案例宣传老年消费维权,告诫经营企业诚信经营。

青岛一女士退休后参加了保健品公司的活动被洗脑后,陆续购买多种保健品取代药品来治病,存折甚至都交到销售员手里,每月工资被销售员定期提走。75岁时因高血压引发心脏病突然去世,老人的女儿邹女士发现老人家中尚有未开封的7万余元的保健品、2万余元的多家保健品公司寄存卡等。她邹女士表示,曾多次提醒老人应提高警惕,反被说成不孝,销售人员还挑拨老人与儿女之间的关系,导致老人心生怨恨。邹女士要求退掉剩余的产品和卡,但却遭到拒绝。经消保委调解,最终退掉部分产品。

附其余9个案例:

老人狂买保健品女儿劝阻被骂不孝,存折都交给销售员

案例1

粮店暗售保健品 谨慎购买防忽悠

消费者李女士,80岁,某日到粮油超市购买大米、挂面等日用品。结账后,店员热情地邀请李女士到会员专柜参观,称超市还销售针对老年人的绿色保健品。如果办理会员卡,可以优惠购买粮油产品和保健品,并能定期参加旅游、健康查体、专家讲座等活动。李女士办理会员卡后,时常接到超市的邀请电话和赠送的小礼品,并陆续购买辅酶Q10、角鲨烯等,前后花费1万多元。后因服用保健品出现过敏现象,要求退货,粮油超市以“商品售出无质量问题不退不换”为由拒绝。经消保委调解,超市为消费者办理了退货。

案例2

忽悠入会变会员 尊享权益难保障

消费者范女士,74岁,近两年在青岛某养生公司购买保健品,累计花费近 3万元,2016年4月被该公司邀请为会员,并获赠一张印刷精美、有效期2年的 会员卡。该公司以范女士的消费额已满足“尊享会员”条件为由,向其赠送了围巾、虾油、床垫、纪念币等礼品,并召集符合条件的会员前往威海旅游,之后便要求范女士交纳7920元的会员管理费,承诺公司会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会员活动,范女士交纳会费后,满心期待新的会员活动。但之后该公司再没组织过任何活动,范女士多次要求公司履行承诺遭到拒绝。经市消保委调解,该公司同意范女士取消会员身份,在范女士将获赠物品退回并将威海旅游费折算扣除后,将多数会员费退回。

案例3:

保健品食用不当 致人损害风险大

消费者万先生78岁的母亲于2016年9月购买了青岛某保健 品公司特许加盟经销商淄博张店服务部销售的保健品,服用后连续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经销商答复腹泻、呕吐属于正常 排毒反应,可以继续服用。但其母在七、八天后陷入昏迷状态,被医院诊断为电解质紊乱、多器官衰竭,病情危急。万先生家人认为经销商在保健品服用上的错误指导,致使老人延误了最佳就医时间,遂要求其支付医疗费、护理费等。经青岛市消保委调解,保健品公司同意补偿消费者3万元。

案例4:

广告声称有奇效 轻信宣传退货难

67岁的消费者刘先生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广告,宣称某美国进口的保健品获得诺贝尔奖,可以治疗各种慢性病和癌症,且对十余种疾病有特效。广告宣称前100名购买者只收成本价和关税,且买三赠一。消费者认为正规报纸大篇幅刊登的广告不会骗人,便拨打电话购买了一个疗程5000元的产品,并把钱直接交给送货人员,送货人员提供了一张北京某销售公司的收据,后刘先生发现该产品只是国内某地生产的蜂阿胶囊。当刘先生要求退货时遭回绝,后来,经营者的电话再也无人接听。

老人狂买保健品女儿劝阻被骂不孝,存折都交给销售员

案例5:

免费赠送治疗仪“好事”不断为诈骗

消费者祝女士,60岁,某天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推销糖尿病治疗仪,宣称治疗效果特别好,工作人员称只要交2800元耗材费即可免费获赠治疗仪,并称消费满6万元将返还80%的现金。祝女士前后交了6.3万元,但当其打电话要求返还现金时,工作人员只是不断劝其购买耗材。祝女士意识到自己受骗了,但她手中只有汇给销售员个人的汇款单和收据,收据上没有经销商的具体名称和地址,无法联系到经销商导致难以维权。

案例6:

签订合同存疏忽 理财不成陷圈套

青岛某投资公司举办理财讲座,以“赠送礼品”为诱惑,吸引王女士等几十名消费者到场。该公司宣传其理财产品高利息、高收益、低风险。王女士等人轻信了工作人员的介绍,没仔细看合同便签字购买了100万余元的理财产品, 但理财产品到期后却无法取款,这才发现自己签订的是借款合同。王女士等人认为该公司非法集资,无奈书面借款合同有亲笔 签名,难以证明公司的违法行为。

案例7:

电视购物遇三无产品

消费者王先生在某电视购物频道看到一则数码相机广告,宣称产品高清、多功能,仅售500元,性价比超过市场价4000多元的同类商品,且保证是正品行货。王先生电话下单订购,到货后发现产品外包装无产品名称、厂名、厂址,属于“三无产品”,且说明书、外包装无任何中文标示,王先生认为该相机并非正规厂家生产,担心质量无法保证,多次联系经销商要求退货,经销商均以无质量问题为由拒绝。

案例8:

美容健身退卡难 预付消费需谨慎

消费者张女士,70岁,受某美容院低折扣、免费体验等优惠宣传的吸引,自2012年起和老伴在该店做足道、腿疗、腰、肾 等保健项目,先后缴费10万余元,成为终身会员。2013年,该美容院被并购,新美容院单方将其办理的终身卡改为次卡,张女士认为店方违约,要求退卡,而店方以各种理由不予办理,无奈之下张女士与老伴只能按次卡消费。2015年,新美容店也到期关门,又将老俩口转到其他连锁店,因二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难以继续消费,希望退还卡内余额,但老店、新店之间来回推诿。

案例9:

文化投资风险大 老年理财要科学

某文化公司通过电话、小区周边发放宣传单等方式,以国家领导层倡导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噱头,吸引客户进行收藏品投资。臧女士等十几位老年投资者购买了邮票、 画卷等收藏品。公司承诺月收益5%,半年收益30%,到期后将收藏品拍卖,本金翻番返还。销售者既不提供发票,也不提供任何合同,仅有一张标注简单的收据,收据上显示销售商品为邮票、画卷、纪念币等。在最初的半年里,购买人可以如期领到利息,以此吸引投资人追加资金。未料不到一年时间,公司却人去楼空,投入的资金血本无归。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台雪超

老人狂买保健品女儿劝阻被骂不孝,存折都交给销售员

中华养生网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养生专题

栏目排行

  • 常识
  • 饮食
  • 运动
  • 中医
  • 保健
明星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