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被重新定义,130/80毫米汞柱就算
一大批临界高血压得治疗
近日,在美国心脏学会2017学术年会上,公布了新版美国高血压指南,将高血压定义为≥130/80毫米汞柱,取代了以前140/90毫米汞柱的标准,这是美国14年来首次重新定义高血压。如果该标准被广泛采用,世界各地高血压患病率将被重新评估,这意味着,中国至少3780万人群瞬间“被高血压”。不少血压处于正常高值的临界人群,赶紧拿起了自己的体检报告。难道这么多年都“相安无事”,如今需要服用降压药了吗?血压长期处于临界值又有什么危害?
临界高血压人群
其实从未远离医生视线
据了解,我国目前采用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统一,为血压≥140/90毫米汞柱。但是,大医一院心力衰竭与高血压科副主任张英表示,临近高血压的人群,即收缩压在120~139毫米汞柱,舒张压在80~89毫米汞柱的正常高值人群,从来没有远离过医生的视线。这种血压处于正常高值,但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他们往往是具有多年吸烟史、缺乏运动、经常熬夜的中青年人。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专家们早已关注正常高值人群。此次高血压范围被重新定义,就是为了建议部分人群改善生活方式,减少高血压导致的器官损害,对预防高血压具有积极意义。”张英告诉记者,在这一范围内的市民,按照现行标准虽然未被诊断为高血压病,但应格外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及控制危险因素,否则很容易跨入高血压的行列,受到动脉硬化、心梗、心衰、脑卒中等疾病的威胁。
未达到高血压
心血管可能也已受害
“高血压对人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心脏、肾脏、脑和血管等靶器官的损害,有些人虽然血压值看起来没有那么高,但靶器官的损害可能已经存在了。”大连市中心医院心内一科主任医师颜培实说,高血压专病门诊常遇到收缩压在130毫米汞柱左右的人,虽然还没有明显的功能性或结构性损害,但超声已经能发现血管有斑块,有的心房有增大迹象,说明靶器官已经中招,需要对他们进行大量的防病指导。
颜培实告诉记者,这份多达196页的指南依据数以百万人计的61个研究,结果显示,血压升高的程度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可能呈线性增长的关系。收缩压每升高20毫米汞柱,舒张压每升高10毫米汞柱,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翻倍。也就是说,临界高血压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相比血压在120/80毫米汞柱以下的正常人群,已经高出了一大截。“但是市民总有误区,认为没有症状就无所谓,其实血压升高对靶器官的影响程度因人而异,这种临界高血压的人最不能大意,必须要控制危险因素。”颜培实说。
提醒
不必过度恐慌 高危人群必须干预
“新版指南不适用于我国国情,不能‘一刀切’执行,但无疑对提高市民高血压预防意识、高血压的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等发挥积极作用。”张英告诉记者,指南中有一句话叫做综合评估后进行干预,市民大可不必因为一夜之间就“被成为”高血压患者而过度恐慌。
改变生活方式可以说是第一线的非药物治疗,是有机会降低发病风险的。在这部分人群当中,其实需要服药的比率并不高。对于没有家族史、糖尿病、动脉硬化等高风险因素的人群,即使血压在130/80毫米汞柱,早期阶段只要通过生活习惯改变,例如改善饮食、减少盐的摄入,戒烟限酒,多运动以及减少压力等非药物治疗,就可以获得改善。但如果有风险因素,同时生活方式又很难改善,那么血压稳定在130/80毫米汞柱无论是否有症状,都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
(责任编辑:李京)
相关报道
>>返回频道首页
返回本网站首页
东北新闻网
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
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
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