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A:患病3年,日服二甲双胍两次;每天坚持早上健步走1小时、晚饭后散步和跳广场舞,获得很好的效果,血糖控制平稳。
糖友B:同样患病3年,日服二甲双胍两次;也是天坚持早上健步走1小时、晚饭后散步和跳广场舞,但血糖控制效果不好,忽高忽低很不稳定。
同样病程及用药,运动方法也一样,为什么结果差别这么大?难道这是个体体质差异引起?
其实不然,运动虽然是防治糖尿病的最高性价比方案,但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临床研究发现,单纯运动干预在7%-69%的人群中并不能降低血糖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甚至有少部分人会变得更差。
与此同时,2019年11月27日《细胞代谢》杂志发表的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提示,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是决定运动改善糖代谢及胰岛素敏感性的重要因素。
成果也指出广大糖尿病患者了解以下几点,更有助于提升运动控糖效果:
1、不是所有人都能通过运动改善血糖指标
香港大学研究成果显示,运动可以改善参与者体重和体脂比例,但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HOMA-IR))的改善程度却呈现巨大差异。
其中,70%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显著下降、胰岛素敏感指标显著上升,另外30%的参与者血糖水平几乎没有变化。
2、肠道菌群不同,运动控糖效果不同
运动控糖有效人群的肠道菌群能够产生更多有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化合物,如短链脂肪酸(SCFAs),并分解更多的支链氨基酸(BCAAs)。
相反,运动无效人群的肠道菌群更容易产生一些会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化合物,如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谷氨酸等。
3、糖尿病患者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可预测和提升运动控糖效果
研究人员将运动有效者运动治疗前的肠道菌群特征,构建数学预测模型,对另外30名糖尿病前期的超重男性进行运动效果预测。结果显示,预测结果与实际的运动效果高度一致。
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将运动有效者肠道菌群进行移植,发现受体的葡萄糖水平、胰岛素水平显著下降,葡萄糖代谢能力也显著改善。
由此可见,对于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通过检测肠道菌群特征和调节肠道菌群对提高糖尿病患者运动控糖效果有重要作用。
关注“合康谱”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糖尿病”,了解更多关于糖尿病逆转的信息。
了解合康谱糖尿病逆转6G计划,可拨打400-111-0202转1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