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记者:刘戈 李江龙
不知不觉,已到深秋,寒露节气也悄然而至。寒露,即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养生专家表示,寒露节气代表着由秋逐渐入冬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要特别注意保暖,勤添加衣物,注意防寒、防秋燥。
中医学理论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秋季时节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之时,秋季养生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寒露节气,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不少人会相继出现中医上所说的“凉燥”症状,即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寒露时节,养生最主要的是预防“凉燥”,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方面入手。大渡口中医院主治医师徐凡介绍说,秋季神经兴奋,食欲骤增,要防止饮食过量,要少吃辛辣和生冷食物。多吃酸性和热饮食物,中秋之后天气干燥,易出现口干,咽燥唇燥,皮肤干涩等秋燥病,应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多喝白开水,绿豆汤,牛奶等水果以应季水果为主,橘子、梨、葡萄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随着渐人深秋,气温将进一步降低,昼夜温差加大。进入寒露,就不可以再“秋冻”了,要特别注意保暖,为防止凉气侵入体内,最重要的是脚部保暖,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以外,还应当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此外,市民们要加强体育锻炼,做好防寒准备,预防感冒。
大渡口台 刘戈 李江龙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