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评论
第05版:时事
第06版:民生新闻
第07版:综合新闻
第08版:焦点网谈
第09版:基层之声
第10版:健康观察
第11版:体育
第12版:旅游
从“打卡游”走向“体验游”
期待异地门诊就医直接结算
画中话
“长个儿”的儿童免票线应成为标尺
愿高铁“更高”“更好”
减负需要家长配合
节后莫慵懒
党建强则事业兴 作风硬则士气高
2018年10月09日 查看旧版(2007年10月15号以前)
下一篇
从“打卡游”走向“体验游”
在线荐稿记者博客联系记者
‘动’‘静’‘累’‘闲’的选择、小账大账的计算,既体现着现代人的旅游需求变化,也暗藏着巨大的产业机遇。
□本报评论员薛世君
国庆假期,我国旅游消费市场异常火爆。相关研究机构发布的《国庆旅游消费升级报告》显示,游客已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而是更愿意把钱花在体验上。乡村游、全域旅游、主题公园游、自驾游等成为旅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见10月8日《经济日报》)
漂亮的数字背后,我省旅游业也呈现一些新变化——旅游新业态风生水起,许昌、平顶山等地的温泉康养项目大受欢迎,丹江大观苑豪华游轮游、宝泉及云台山的低空游因新奇有趣成为新宠;乡村无景点旅游趋势明显,住农家旅馆、吃农家饭菜、购农副产品成为旅游新体验。新县497处农家乐全部订满,农家乐、民宿营业额逾3亿元,洛阳白云山举办“金秋公益山货节”,变景区为市场,红薯干、香菇等农副产品销售一空。
种种现象,展示了旅游业的转型趋势——由传统的山水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由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由山水名胜游向文化研学游转变,且传统的旅游与时下的旅游相比,已呈现出一“动”一“静”,一“行”一“居”,一“累”一“闲”的特点。国庆节期间,朋友圈内,华山、长城等景区门口排长队的照片,与休闲农庄内悠闲烧烤嬉戏的场景,对比强烈,体现了不同的旅游消费旨趣,也暗含着未来的选择方向。
近日,上海女作家石磊避开热门景点的河南文化之旅,不失为一个有益的启示。据《大河报》昨日报道,石磊与河南读者白永理,八天时间内游览了洛阳博物馆、南阳汉画馆、千唐志斋、武侯祠、康百万庄园、巩义石窟寺等地,深入融入文化名胜,还在镇平县贾宋镇的一个烩面馆里,尝试着拉扯烩面,随后写下的游记《亲爱的豫》,对中原文化赞不绝口,因感情真挚而在朋友圈广为传播。石磊的中原文化之旅,无疑就是一种深度的休闲游、文化游,其对中原文化的强烈感触,也正是这种旅游模式的魅力所在。
正如石磊所说,旅行是满足个人心灵的需要,不是放假就要跟风去热门景区。也正如一位业内人士的话,和走马观花的“打卡游”不同,如今的游客更钟情于到有历史底蕴的景点细致欣赏,实现深度游。今年的十一黄金周期间,一些读者就受石磊文章的影响,选择了她去过的相对冷门但文化味儿足的地方游览。笔者也参加过一位学者朋友周末组织的自驾游,他们每到周末,便深入郑州周边有文化底蕴的小众景点,放慢节奏,边走边看边讲边讨论,融休闲健身与知识学习于一体,体验相当不错。
是在摩肩接踵的著名景点间看人头攒动,还是去慢节奏的地方享受一份悠闲静谧?是固守“门票经济”的套路,还是拥抱“全域旅游”的广阔天地?“动”“静”“累”“闲”的选择、小账大账的计算,既体现着现代人的旅游需求变化,也暗藏着巨大的产业机遇。面对旅游业的黄金发展期和结构调整期,文化旅游类创业企业异军突起,在线旅游项目纷纷抢滩,各大旅游集团跑马圈地,传统旅游模式面临颠覆再造。对于我省来说,唯有洞悉“打卡游”向“体验游”转变的趋势,抓住旅游业消费大众化、需求品质化、发展全域化、产业现代化的契机,重点实施好旅游服务、旅游交通、旅游品牌、旅游产业、旅游管理“五大提升工程”,构建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休闲度假为主导、新型业态为特色、精品线路为依托的旅游产业体系,方能走出一条从“景点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转变的新路子。4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