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人群 > 儿童 > 老师说:十一假期,不妨带着孩子去弥补那些缺失的生活常识!

老师说:十一假期,不妨带着孩子去弥补那些缺失的生活常识!

发布时间:2018-10-01 23:00 | 编辑 :中华养生网 | 来源:

师说十一假期,不妨带着孩子去弥补那些缺失生活常识

2018-10-01 11:15 来源:今日教育杂志 父亲 /儿童 /暑假

原标题:老师说十一假期,不妨带着孩子去弥补那些缺失生活常识

您的孩子见过霜吗?见过稻花、荠菜、马兰头吗?生活在远离田野的都市,孩子们手握手机和电脑,被各种量化的指标评估着、判断着,却忘记了鸟儿的鸣叫、云朵的形状……其实,孩子缺乏的生活常识又何止这些呢?

亲爱的家长们,十一假期,您不妨带着孩子去补一补那些被忽略的生活常识。因为,真正重要的东西,是眼睛看不见的。

老师说:十一假期,不妨带着孩子去弥补那些缺失的生活常识!

文/于洁

01

前些天,给学生讲解《诗经》中的《蒹葭》,问学生能看出来是什么季节吗?

学生们有些迷茫,春天、夏天各种回答,终于有个学生说秋天,因为看到一个“霜”字。

可是我能够清晰地看到很多学生的眼神里还是糊涂的,让亲眼看见过“霜”的学生举手,真是寥寥无几。那一瞬,心很疼。

我知道他们没有见过霜的原因。其实学生是最有可能见过霜的人。因为他们早早就要上学了。可是相对于上世纪那个年代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上学路完全不同了。上世纪的学生基本是走路上学,有些甚至走一两个小时的路也不稀奇,伙伴们一起说说笑笑蹦蹦跳跳。路两边是田野,清晨时分雾气弥漫,如入仙境;天晴朗的时候流云蓝天、草香花香,水汽蒸腾;雨天满地泥泞,雪地湿滑;傍晚火烧云在天边像这像那……怎会不知霜为何物?

而00后们,坐公交、坐私家车、电瓶车,家长全神贯注看着前路,孩子在座位上趁机睡上一会儿,补一补永远不够的睡眠。他们没有心思看沿路的风景。

而沿路又有什么风景呢?乡村在消逝,田野在城市很远很远的地方。“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是坐了很远的车,才终于看到大片的稻田、成熟的稻穗的。我只能拍下一棵的特写,一片的全景。我无法拍下香气,我也没有胆子深夜留在稻田边录下蛙声一片。

有多少父母能带着孩子去看农民插秧、耕耘、收割、晾晒,感受汗水滴落时满脸满心丰收的喜悦?就算把这样的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又能如何?就像把秋天和霜一起牢牢记忆着,又有什么意义?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还有走在细雨中感受春意的学生吗?看河对岸的柳树隐隐的绿意,看细雨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看嫩芽舒展,花苞欲放……他们的镜片在细雨里蒙上了一层与天地自然的薄薄帷幕。心与大自然越来越远了。还有多少孩子愿意和父母一起出去走走?手机电脑可以连通整个世界,却在人与天地之间、人心之间,隔了厚厚的障壁。

霜不知,更何况春分立蛋。我不会忘记我和学生一起欣赏课外阅读《老圣人》时,学生们对文中一些情节的迷茫又好奇的神情。

98岁的老人自己掏钱买来鸡蛋让孩子们在春分那一天立蛋;用毛笔蘸了用冰片、麝香、牛黄制成的古墨磨成的墨汁,在孩子脸上打圈圈治疗腮腺炎…24节气是哪些?为何春分能立蛋?你在立夏的时候玩过碰蛋的游戏吗?你听说过“三月三荠菜开花结牡丹”吗?你去挖过荠菜吗?

我不敢说马兰头,因为真的找不到野生的马兰头了。农村的老人说打农药,马兰头都一起打没了。2018年的秋天,我布置了一个2019年春天的作业:春分的时候立个蛋吧。我像文中的老圣人一样喃喃自语:一年之计在于春,立个蛋,静静心,懂点节气的知识,了解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总是好的。

老师说:十一假期,不妨带着孩子去弥补那些缺失的生活常识!

02

我们教给孩子的知识越来越多,全部用分数考量着,分出优良中差,他们像个容器一样使劲地装着。一个瓶子里先装进入石块,满了吗?没有。再装进去沙子,满了吗?没有。再装进去水。终于满了。长舒一口气,终于填满了。这样的没有一点点空隙的瓶子,还能做什么呢?只能定在那里一动不动了。能再种棵树吗?能开花结果吗?

我们教给孩子“有用”的知识太多太多了,却忘记了很多看似“无用”的东西才能带来人生的美感和乐趣。看一棵植物的一年四季,看一只蚂蚁的运食筑窝,看一只鸟儿在天空的飞翔……听春笋爆衣,听蝉鸣蛙声,听秋虫呢喃,听风敲门窗……

有个父亲说:“这些年,我带着孩子走遍了江浙沪,他还是写不出作文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古人之行,那是真正用自己的脚,步步丈量出来的万里路。书中所闻,眼中所见,文字之虚,实践之实,虚实之间心有感悟,有事有情,才有笔下事情。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个国庆假期,亲爱的父母们,孩子们,你们愿意去补一补缺失的生活常识吗?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昆山市葛江中学)

老师说:十一假期,不妨带着孩子去弥补那些缺失的生活常识!

链接好文

也不是所有的“旅行”都能达到好的效果。如今,“儿童要旅行”已经被妖魔化,又被一些大V强调之后,更是浩浩荡大势所趋。不明所以,不得始终,期望父母们不要“人云亦云”的带孩子去,给孩子留些体验,做她这个年龄该做的、想做的事情。

01

不要以“长见识”的名义绑架了家庭

经济水平的提高,让孩子全面发展的渴望,让儿童旅行变成热门,各种“去哪儿”火爆,各种驴啊、牛啊的层出不穷,从每个周末的公园游,到五一、十一的国内游,再到寒暑假的境外游学、夏令营,旅行费用,已经继择校费用、兴趣班费用之后,位列第三大教育花钱杀手。

在“长见识”的背后暗流涌动的是消费层次的较量:

你带不带孩子出去玩?

你带到哪里去玩?

你们住什么酒店?

孩子的玩伴都去过哪里?

你们买什么礼物回来给老师同学?

这一个假期的出行,在孩子的作文里怎么被描述?

中华养生网

养生专题

栏目排行

  • 常识
  • 饮食
  • 运动
  • 中医
  • 保健
明星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