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人群 > 两性 > 周大新,为首届“南丁文学奖”亮出第一张名片

周大新,为首届“南丁文学奖”亮出第一张名片

发布时间:2018-10-01 10:41 | 编辑 :中华养生网 | 来源:

周大新,为首届“南丁文学奖”亮出第一张名片

昨天,首届南丁文学奖颁奖,大新的《天黑得很慢》从十部河南籍作家的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大奖,奖金十万元。

“南丁文学奖”以对河南文学影响深远、贡献突出的河南籍著名作家南丁先生之名,由河南省文学院与瓦库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起,后者出资设立。旨在奖励一年中创作出优秀文学作品的在豫或豫籍作家,评奖结果每年9月揭晓。评奖工作由南丁文学奖评奖委员会负责,王守国、刘震云、李佩甫、李敬泽、何弘、何向阳、张宇、邵丽、周大新等9人为“南丁文学奖”评奖委员会终身评委。入围短名单的评委不参与当届投票。

变老并不是悲惨的事,

那像是夏季天黑得很慢。

评奖委员会给《天黑得很慢》的颁奖词是:

周大新秉承中原作家群关注现实的优秀传统,致力于对社会、人性、生命的种种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和文学表达,在乡土、历史、都市、生命等题材领域都取得了突出成就,成为中原作家群的重要代表性作家。《天黑得很慢》以直击现实的勇气和切身的独特体验,逼近生命本质;以“拟纪实”的晓畅文学表达,反映老龄化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及由此带来的老年人精神上的刻骨之痛,对生命的思考臻于哲学高度,体现了周大新敏锐的问题意识、自觉的社会责任和温暖的文学情怀。

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有2.5亿,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4.8亿,比现在美、英、德三个国家人口的总和还要多。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学着老去,是一门新课。而这第一个课本,就是《天黑得很慢》。

这是小说,同时,更是一本变老的教科书。它用人到老年时可能面对的各种困境:身体的衰老,伴侣的失去,精神的孤独,儿女的远去、医疗的不便、再婚的困难、骗局的烦恼、适应能力的下降等等,展示了一幅真实的老年图景。在那个已经到来、终将到来的“老”的世界里,技术、制度、人都开始为老人服务了,于是,老人也开始慢慢学着,从容面对太阳落山,直至子夜降临。

或许,在面对现实方面,在感同身受方面,宗教和哲学都不能如小说一般,带给人最直接的感触、方法和经验。在发表获奖感言的过程中,66岁的周大新一直微笑,但读者却总难忘记,他在家乡的松社书店演讲时,放下了军人的刚毅,放下了失独父亲的坚强,一度老泪纵横。他说:“没有文学,我会活得更苦!”

“没有文学,我会活得更苦!”

他说:之所以写这个小说,选这个书名,是想说:天黑得很慢,你可以慢慢享受时间;同时,天黑得很慢,你得做好迎接黑夜的准备,准备迎接期间的痛苦和孤独。最重要的是,尽管天终究是黑了,但爱还在,它温柔有力,绵延不绝。

下面是著名文学评论家白烨为《天黑得很慢》写的书评:

人生的“预警”

周大新的长篇新作《天黑得很慢》(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1月版),因主要利用出差时间抽空阅读,读得断断续续、磕磕绊绊,读后的感觉也若芒刺在背,令人惊恐不安。一部小说能令人有一种疼痛的感觉效果,委实也并不多见。

从写作的题材上说,《天黑得很慢》所描写的退休老人余生晚景的生活故事,是当下的小说写作里较少反映的,带有一定的弥补空白的性质。但周大新的这次小说写作,用心比较狠,手法也比较辣,他把人到老年之后从心理状态到生活情态的种种无奈情景、无常情状,描写得彰明较著,入木三分,犹如放大镜一般历历在目,纤细无遗,让人看的有些心有戚戚,更心有余悸。

回味《天黑得很慢》的阅读感受,应该说,作品在真实揭示退休老人萧成彬变着花样的“抗老”斗争以及与小保姆钟笑漾的别样情感中,既蕴含了一定的批判的成分,也释放出了不少温暖的气息。这样的一个冷热的相互“对冲”,使得作品弥漫着一种氤氲乃至浑象的意蕴,从而既引人深省,又耐人寻味。

退休多年已年过七旬的老法官萧成彬,步入老年之后,越来越“恐老”,为别人把自己“看老”而不安和不服,为自己身体的日渐衰老的而焦躁和焦虑,因而想方设法地“抗老”,并不遗余力地寻求各种长寿方法:练延寿操、学龟龄功、吃千岁膏等,结果,无论是采自民间的,还是来自网上的,都被证明是称伪行诈的伎俩与以售其奸的骗术,他既花了钱,受了累,还上了当,受了骗。只有去到远近闻名的长寿村——元阳村与一些高龄老人接触之后,才由他们的无欲无求的自然生存方式得到触动,心态逐渐回归自然,“精神状态好了不少”。在他的这些纷至沓来的“抗老”战术的背后,深藏着的,是萧成彬“不认老,总觉得自己还年轻”的心态,是一直“努力消除自己身上‘老’的痕迹”的企图。但一场意料之外的口角引发的脑溢血,却使从不服老的萧成彬接连遭遇了耳聋、失明的剧烈病变,乃至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在86岁上完全变为了一个失去记忆力,没有了认知力的痴呆者。

一心“防老”、“抗老”,老境依然如期而至;力求长寿、高龄,却使余生缺少了原本该有的质量。怕什么,来什么,求什么,缺什么,一切都朝着萧成彬个人意愿的相反方向发展。不能说萧成彬自己是自己悲剧的制造者,但他的“不认老”,不服老,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悲戚的成分,加快了走向悲剧的节奏,却是显而易见的。

人要走向老年,是人生历程的一个自然阶段。在这样的人生后半程里,既要干好自己该干的,做好自己可做的,也要学习在人生舞台上的“退场”,在事业打拼中的“收尾”,在人们视线中的“淡出”,善始善终地做好人生最后阶段的“谢幕”工作。但有些人并不这样去想问题,更不这样去看自己。他们在年龄上已迈入老年,心态却不情不愿,总是不甘,甚至以违背自然规律的方式去对抗“老年”,进入一种自欺欺人的“瞎折腾”的恶性循环。萧成彬的晚年悲剧,是作者笔下虚构的一例个案,但却带有极大的社会普遍意义,在某种意义上是许多老人晚年人生真实写照的一个缩影。作者把萧成彬的悲情故事告诉人们,是给进入类似状态的人们以警醒,给更多可能进入这种状态的人们以警策。

《天黑得很慢》所以没有让人陷入悲观失望之中,盖因作者以故事中的故事,又岔出了新的意蕴。这就是作品由萧成彬对钟笑漾的倾力帮衬,钟笑漾对萧成彬的全力呵护,以及由此生产的超常情感纠葛,让人感受到一种异乎寻常的爱的力量。萧成彬在钟笑漾与私生子被男友无情抛弃,几近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俨然以与钟笑漾假结婚的方式,使钟笑漾母子得以在北京落户和立足,他为此却付出了几乎是身败名裂的代价。而钟笑漾在萧成彬痛失爱女又完全无人照顾之后,就把自己的全部工作放在了照顾萧成彬上。在萧成彬罹患痴呆症之后,她没有撒手不管,而是到处求医问药,甚至听从道士讲说的秘方,以喂奶的方式来唤醒毫无意识的萧成彬,可以说是为了救助萧成彬其人而逾越了人际伦常,而这终于使得萧成彬逐渐有了意识,也证明爱的力量的神奇与伟大。

中华养生网

养生专题

栏目排行

  • 常识
  • 饮食
  • 运动
  • 中医
  • 保健
明星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