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最红火的“养生食疗专家”张悟本的悟本堂虽于6月2日被拆除,但养生市场乱象并未因此而停止,各种食疗、足疗、手诊等名目繁多的养生场所、养生书籍仍比比皆是。
身患糖尿病多年的孙女士虽不再喝张悟本所推荐的绿豆汤,但她开始将病愈的希望寄托在另一家养生机构——某中医养生研究院。孙女士正在服用一种叫“养生宝”的产品,“已经吃了一万多块钱了,效果不明显”,但她说,还会继续服用,因为比吃药便宜。
这正是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养生专家马烈光所担心的。他认为透过“张悟本事件”人们必须看清这样一个事实,人们对“养生”的内涵认识不足,有关部门对相关乱象监管不够。“不解决这两个问题,在张悟本之后,还会涌现李悟本、王悟本等各种‘悟本’。”
正确的养生要顺应规律
何谓养生?马烈光指出,养生即是保养人的生命,是人类为了自身良好的生存和发展,有意识地根据生命过程的客观规律,所进行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这种行为活动应贯穿于出生前后,病前(预防)、病中(防变)、病后(防复)的全过程。养生实践基于对生命活动规律的认识而展开,养生的目的是保持健康,从而延年益寿。所有养生手段和方法,无论物质的或精神的,都不能违背生命活动的规律,更不能以牺牲健康为代价,否则就不是养生,而是伤生。吴节也认为,养生有共性,就是遵循自然规律。
何为“养生之道”?怎样养生才能“得道”?养生的核心要领是了解把握自然界及人体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并恪遵这些规律以养生。老子所谓“道法自然”,“法”就是要效法天地人的普遍规律以养生,点出了养生的根本诀窍。正确的养生,首先要做的不是孜孜汲取于各种养生之术,而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追求生活方式的合理化,但这一点恰被所谓“养生”的人忽略了。
一些有不良习惯的人在询问养生方法时常提出一些细节问题,如该做什么运动,是跑步、打球还是去游泳,食物应该注意什么,什么饮食能减少不良习惯的危害,吃什么保健品、药物可以调理身心,针灸、推拿能不能用,选什么穴位?吴传先表示,从中可以体会到这些人学养生之意诚,盼养生之情真,询养生之法深。可惜,从内涵的全面理解,不能应时养生,不愿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从而导致得养生之义浅,甚至背养生之道远。
“养生不是万能的”
对于市场上众多的养生观点,马烈光表示,学术上可以“争鸣”,但养生是科学,不是神道。张悟本、李悦凌之类的所谓“大师”们的一些‘养生’观点,明显缺乏科学支撑,甚至是偏激的,基本属于“豁子嘴照镜子”。“养生不是万能的,比如高血压、糖尿病根本不可能通过食疗治愈,有病就必须看医生,必须吃药。”
“现在一些养生名人所说的食疗,只是中医饮食养生方法中的一部分。”马烈光说,除了食疗外,还有食养、食补、食忌。养生的灵魂,即三因施养——因人因地因时,没有一个方法和手段是绝对管用的。男女性别的不同、职业的不同、年龄的不同、体质的不同、体表部位的不同、时间气候的不同、地域的不同,都会有不同的养生方法。吴节也认为,养生需要针对个人体质进行。市民在选择养生方法前,最好先去医生那里确定自己属于哪种体质。“养生也是有季节性的,比如夏季是‘生长’的季节,人体阳气旺盛,新陈代谢速度加快、脉搏加快、湿气增多。夏季养生,要注意‘情志、睡眠、饮食、运动’等方面,如适当户外活动,晚睡早起,多喝粥等;冬天里则需滋阴。”
“中医养生的作用被许多别有用心的人做了虚假宣传,成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吴传先说,因为看病难、看病贵,今天许多老百姓更容易相信这种“价廉物美”的灵丹妙药。马烈光说,养生之道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才能得出。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观点。现在的养生专家太多,又没有行规。对于经常出现的一些“养生之道”,市民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甄别,不要盲从。
科学养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民众的健康素养有待提高
作为名中医、多个国际国内养生专业学术团体的主要负责人,马烈光更关心的是民众健康素养的提高,他认为,“只要掌握正确的健康知识,乱象才无生存空间。”首先,养生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长期的系统工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实际上,养生应该宏观与微观结合,宏观上养生方法要覆盖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微观上要规避各种影响健康的不良因素,做好预防,未雨绸缪。二是有病要求医,而不是求“神”。这里的“神”,指的就是那些鼓吹一方治百病、一法保一生,误导病人不求医、不信药,只拜偏方和“妙法”的人。对于这类“神人”,最好敬而远之。这一点,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尤其重要。最后要学习、积累一下养生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养生素养。这才是养生方法的源头和根基,亦是甄别养生方法好坏、真假的一把标尺。倘若照此去做,我们就可摆脱干扰,不致迷失养生方向。
养生行业尚无资质认定
记者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网上,并没有找到关于养生师的文件以及养生师的职业资格认证,更没有与任何一个养生机构联合培养养生师的信息。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还没有国家正式认可的养生师的职业资格认定。
在采访中,马烈光表示,有正规学历和养生专业知识的专业养生师非常少,“中国高等院校曾经开设过养生专业的,一共只有5家。”进入养生系的学生,必须学习养生学、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等30门学科。经过5年时间方能培养一个合格的养生专业学生。
而养生专业的学生只有很少的人毕业后会继续从事中医养生行业,有些遍访医院与学校均称没有与此专业对口的工作,只能转行。马烈光认为,正是专业的养生人才奇缺,给了这些“养生人士”机会。他说,目前这些所谓的养生人士也就是一些养生爱好者。
养生行业的监管存在空白区
吴节表示,目前媒体在传播养生知识时,缺少鉴别力,缺少门槛,“哗众取宠的人都能上电视。”她曾看过张悟本在某电视台做的养生节目,发现犯了很多常识性错误。
吴传先有时也能理解媒体为何钟爱这些非专业人士,无论是胡万林、林光常还是张悟本,他们都敢打包票称自己能包治百病,能形成卖点。“而专业人士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底线,知道哪些话不该说。”
目前,养生市场的乱局多为书籍、电子产品良莠不齐,“虽然国家正在考虑养生行业规范的制定问题,但目前还不够完善。”马烈光认为,媒体没有做好把关工作,“传播文化时可以发表个人观点,但个人观点若涉及治病时,就需要通过科学检验和权威部门鉴定。如果没有鉴定,卫生主管部门就需要介入查处。”
本报记者 李霞 摄影 杨永赤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