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外翻译理论、中国典籍英译研究; 林宗豪,温州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典籍英译研究。
内容摘要:《楚辞》是中国首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19 世纪以来,《楚辞》日益引起英语世界的广泛关注。20 世纪,特别是 80 年代以后,国内学者开始对《楚辞》英译进行研究。为全面了解国内《楚辞》英译研究概况,本文通过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统计了 1988 至 2017 年间国内《楚辞》英译研究成果,并指出该领域研究主要聚焦英译个案、英译对比、英译史及对外传播和其他文献四个议题。当前国内《楚辞》英译研究呈现出视角多元化、解读精细化、研究手段多样化等特点,但仍然存在研究力度需加强、研究视角待拓宽、译本系统性欠全和研究方法有待创新四方面问题。本文认为,可以从重视跨学科交叉、关注中观研究、加大相应机构的参与力度研究,展开目标受众的深度调查研究,以推动《楚辞》英译研究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楚辞》;英译;国内研究;述评
一、引言
自英国汉学家道格思(Robert Kennaway Douglas)于 1874 年向英语世界译介《渔父》始①,到 2017 年止,《楚辞》已有约 40 个英译本(包括 39 个选译本和 1 个全译本),涉及历代国内外不同译者②,其中国外主要译者有霍克思(David Hawkes)、韦利(Arthur Waley)、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伯顿沃森(Burton Watson)等; 国内主要译者有杨宪益 (Yang, 1953)、许渊冲 (Xu, 1988)、孙大雨 (Sun, 1966)、卓振英(Zhuo, 2006)、杨成虎 (2008) 等。可见,西方汉学家和中国翻译家为《楚辞》的译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较英译实践而论,《楚辞》英译研究的相关专著与专论较少,起步也较晚,国外学者的《楚辞》英译研究早于国内学者,但研究多聚焦《楚辞》的语言或文化特点而非关注英译过程中的得失。国内《楚辞》英译研究主要集中于 2000 年之后,近几年呈逐渐发展趋势。本文尝试在《楚辞》英译研究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该领域国内英译研究的成果和现状做一个较为客观地分析、总结与评述,以期为《楚辞》英译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二、国内《楚辞》英译研究综述
目前,中国是《楚辞》英译研究的重镇,尤其是进入 21 世纪以来,国内该领域呈现出逐渐深入拓展、视角日渐多元、成果逐渐涌现的特点。为了能客观反映我国《楚辞》英译研究领域的情况,笔者通过亚马逊网、深圳文献港、中国知网等检索系统,以“楚辞英译 / 翻译 / 译介”、“楚辞通行本十七篇篇名 + 英译 / 翻译 / 译介”、“篇名中的详细题目 + 英译 / 翻译 / 译介”等为关键词检索 2017 年 7 月之前的论文,剔除重复发表的论文。据不完全统计,楚辞英译研究共 3 本代表性专著,包括严晓江的《< 楚辞> 英译的中国传统翻译诗学观研究》、洪涛的《从窈窕到苗条 : 汉学巨擘与诗经楚辞的变译》和杨成虎的《楚辞传播学与英语语境问题研究》;代表论文(主要包括中文核心源刊、CSSCI 源刊、其它专业期刊、报纸和博士论文等)约 72 篇,其重要代表学者有许渊冲、洪涛、杨成虎、卓振英、魏家海、严晓江、张娴、郭晓春等。值得一提的是, 南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为国内《楚辞》英译研究的重镇;《云梦学刊》、《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翻译》、《燕山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等是国内《楚辞》英译研究的主要刊物。
从检索数据结果来看,国内《楚辞》英译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基于某个英译本的个案研究、多个英译本(文)的对比研究、《楚辞》英译史及对外传播研究及其他方面等。具体分类统计详见表一。因篇幅所限,本文仅选取代表性论文作简要介绍及述评。
2.1 英译个案研究
此类专论共计约 14 篇,主要刊发时间多为 2010 年之后,涉及的个案涵盖帕克译本、霍克思译本、林文庆译本、韦利译本、沃森译本、杨宪益与戴乃迭译本、许渊冲译本、孙大雨译本、卓振英译本等。
李贻荫(1992)赏析评点了霍克思的《楚辞》英译,对霍克思“用功之深,译述之严” 大为赞赏,并认为霍克思的“中英文的造诣”、“对《楚辞》的探索”和“对屈原的感情”造就了其译文“形似之余求神似”,“信顺之余力求雅”,被学界公认为《楚辞》英译研究的开篇之作。此后,许渊冲、孙大雨等译界泰斗在其译著中,从语言的层面分别对霍克思译本、帕克(E. H. Parker)/ 林文庆(Lim Boon Keng)译本进行了探讨, 为后来者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陶莉(1997)通过介绍孙大雨《楚辞》英译工作的时代背景,充分肯定了屈原诗选对世界的现实意义,并阐释孙译《屈原诗选英译》的特点, 尤其是该译著所融入的音步分析为孙译本增添了独到之处。
魏家海(2010)以美国著名汉学家和翻译家伯顿沃森的《楚辞》节译本为语料, 运用描写的方法,探讨了原作和译作的特点。作者指出,沃森的直译法虽易导致误读和误译,但有利于再现原诗的神话意象组合、香草与配饰意象组合、时间意象组合和句法结构,从而实现原诗的美学价值与功能。蒋林、余叶盛(2011)研究了阿瑟韦利《九歌》译本的三种译法,即重音节奏译法、归化译法和音译加注法,指出韦利以“重音节奏” 为基础的无韵译诗为中国古典诗歌英译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也成就了韦氏古诗英译的经典。严晓江(2012)指出,《楚辞》许译本以展现《楚辞》自身艺术价值和“中学西传”为己任,关注目标受众的接受问题及社会反馈,其译文采用“归化为主, 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实现了译诗的感心、感耳、感目三功能,充分诠释了许氏“三美论”对于再现原诗的情思、音韵、形式的价值,体现了译者的求真求美。
2012 年之前,研究者多从感性经验或翻译学理论探究《楚辞》英译个案,推动了《楚辞》英译研究的发展。2013 年之后,《楚辞》英译个案研究拓展到了跨学科视角, 这与楚辞原作宏大的多学科视景和丰富深邃的文化内蕴不谋而合。张娴(2013)借鉴了文化人类学“向后站”(Stand back)三维阐释视角,分析和考察了孙大雨《英译屈原诗选》,并认为该视角的三层内涵(即通观“整个画面的图案”、后视文化信息的多层“组织结构”和内视作品表象之后的深层“表现内容”)与《楚辞》孙译本的三大特性(即“通观”原作的整体生成背景、“后视”文化的多层组织结构合和“内视” 作者的深层思想情感)相互契合。作者进一步指出,该理论视角有利于拓展原诗的文化功能,提高译本质量,助推《楚辞》的对外传播效果。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