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三丰会馆为不同企业定制适合其职业和年龄的太极拳或者道家养生课程,帮助更多员工感悟找回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1 、认识腰突症:
人的腰椎之间有个像垫片一样的组织,叫椎间盘,由中心部分和外周部分组成,如果受到不当的外力或者其他各种原因中心或外周部分发生变形,向周围突出,挤压到神经,就引起腰痛或牵到臀部、腿部疼痛,这就是“腰突症”。(当然,如果变形的椎间盘不挤压到神经,则虽有突出,而没有腰痛的症状)腰椎键盘突出症亦有腰出症。腰椎间盘突出是现代医学的病名,中医学典籍中无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可归于“腰痛”“腰腿痛”“痹症”等范畴。
2 、太极拳训练与腰突症康复:
太极拳是一项保健运动,它秉承“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原则,促进气血畅通,有利于慢性病的康复。对于轻度的腰椎间盘突出,可以坚持练习太极拳,但要注意度的把握,并在练习室加强提顶松腰,上下拔长等要领,以使得腰椎间隙增加,让腰椎间盘在轻缓的运动中逐步归位而恢复。对于重度患者,建议采取医疗手段。
3 、腰突症的医学治疗:
除了用脱水、止痛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物理治疗主要是平躺,牵引,红外线理疗、推拿等。其中牵引治疗作为一种重要方法受到医生和患者们的广泛推崇。他是一种专门仪器,一头固定住病人胸部,一头固定住病人髋部,根据体重的不同进行不同力度的牵拉,使腰椎拉开,变形的椎间盘在腰椎拉开后就有可能恢复原状,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当然,如果腰间盘的变形已经属不可逆,则牵引无效,只能用手术治疗)。
4 、腰突症患者练习太极拳要注意
(1)注意“悬”和“垂”,太极拳要求虚领顶劲和尾闾下垂,身体像是在房梁上悬挂的瘦肉,上下对拉拔长。腰突症患者在练拳时腰注意后顶的“悬”和尾闾的“垂”,这样,就可以利用自身的重量对整个脊柱进行“对拉拔长”起到牵引作用,增加腰椎间的间隙,因而对整个脊柱都有保健作用。
(2)太极拳要求立身中正和身心放松,这对腰突症患者十分重要。腰突症往往由于不当外力引起,腰部有不同程度的机头紧张和血管充血,因此,在练拳过程中保持整个身体的中正安舒,百会穴(即头顶正中)与会阴穴始终在一条垂线,同时,做到全身上下精神的放松使整个脊柱乃至整个身心处于自然松静状态法,对腰突症的很多慢性病很有好处。
(3)注意命门
后“突”;在立身中正的基础上,练拳时要使命门(即第二腰椎部分)向后微微突出,这样,再做好敛臀和收胯,整个腰脊紧张,如果不是训练有素,有可能加重腰突症状,建议少练压腿。正踢腿也要注意度的把握,如果感觉到疼痛,就减轻踢击高度。
咽字诀
其"藏头缩项"的意义是通过两肘下落夹肋,肩胛骨丸分内收而展肩扩胸,头微后仰,形成"藏头缩项"的姿势,使胸廓得以充分扩张,吸入较多的大自然清气,布满胸腔。同时姿势中的小腹内收。使丹田之气上升到胸中。
肩胛骨的充分内收,及"藏头缩项"后的松肩推掌,可以刺激颈项、肩背部周围的穴位,能有效地解除颈、肩、背部的肌肉和关节疲劳,防治颈椎病、肩周炎和背部肌肉劳损等病症。
韦驮献杵第二势
通过伸展上肢和立掌外撑的动作导引,起到疏理上肢等经络的作用。
摘星换斗势
练习时,通过抬头目视掌心,可以加强头部的旋转与后仰。有利于更加充分地伸缩颈部肌肉、肌腱等软组织,达到变易颈部筋骨的目的。
而意识稍停驻于手背与命门穴处。可以使意气相随,引起下行归藏于肾,不但调节人体气机升降平衡,还可以产生壮腰健肾、延缓衰老的功效。
出爪亮翅势
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通过伸臂推掌、屈臂收掌、展肩扩胸的动作导引,可反复启闭云门、中府等穴,促进自然之清气与人体之真气在胸中交汇融合,达到改善呼吸功能及全身气血运行的作用。
九鬼拔马刀势
通过身体的扭曲、伸展等运动,使全身真气开、合、启、闭,脾胃得到摩动,肾得以强健。并具有疏通玉枕关、夹脊关等要穴的作用。
猿摘
咽字诀、韦驮献杵第二势、摘星换斗势、出爪亮翅势、九鬼拔马刀势、猿摘,六个动作的活动量由弱到强,由小到大,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最后加收势动作,抱气归原后再干洗手洗脸,一套动作就算完成了。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