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下午,有市民给记者打来电话称,在淮南山南新区一家华蓝福超市里有卖过期食品,希望有关部门前去查处。
据该市民称,当天下午他带孩子去华蓝福超市买些菜,在零食区旁边有个小货架,里面摆了饼干一类的点心食品,孩子看到有自己喜欢的一款零食,就跑过去挑挑捡捡。对于孩子拿的食品,他都仔仔细细地看了生产日期,好在虽然食品都是在2016年年初的,但都在保质期内。
当该市民看到有丹麦曲奇时,也好奇地随手拿起看了一眼,竟然发现生产日期是2015年的,保质期18个月,这样算起来,已经过保质期2个多月。他当即给淮记者打了投诉电话。
当天晚上,记者来到该超市,按照市民所说找到了那个摆放食品的货架,这个货架里摆放了大约有6、7种食品,记者翻看了每种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发现大部分都在2016年生产,离保质期期限还有3、4个月。
而市民所说的丹麦曲奇的生产日期是远的——2015年,而正如市民投诉的已过保质期快3个月了。
记者当即和超市里面的一位工作人员反映此事,那名工作人员称这不是她的柜台,她不清楚,而且还说了一句,过期就别买了。
3月22日上午,就此事,记者电话联系了淮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称市民在购买食品时如发现过期产品可拨打12331进行投诉,相关部门会依法上门查处,并根据《食品安全法》对商家进行处罚。如果市民不小心购买了过期产品,商家也应该做相应的赔偿。
“过期食品下架”岂能总让消费者拿刀逼着
外地游客胡先生在锦江麦德龙长沙岳麓商场买了一些食品,结了账还未走出商场时,发现几包肉松过期了。肉松外包装上标明:生产日期是2016年9月12日,保质期180天。
在记者介入后,胡先生与锦江麦德龙长沙岳麓商场进行了协商,在对方认识到错误后,他接受了过期食品5倍价格的赔偿。监管部门表示将启动调查。
这位外地游客是较真的,在购买过期食品之后,不是忍气吞声,而是找到商场维护权益。没有想到的是商场还十分强硬:说是消费者自己偷偷换了过期食品。没有办法,游客找到了当地媒体,在媒体过招之下,商场才承认了错误。
我在想这样一个问题,假如这位外地游客害怕麻烦不去较真会是如何?假如没有记者参与协调又会如何?很难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消费者获得了5倍的赔偿,事情到了这里似乎应该结束了。
问题是,留给我们的思考空间依然是宽广的。固然,经历了这次纠纷之后,这些过期肉松一定会下架。这是因为,监管部门也开始介入调查。不过,如果过期食品的下架,总是在纠纷发生之后,总是在投诉到监管部门之后,其隐患也依然是严重的。
过期食品下架,是餐饮安全的需要,是一种管理的制度。那么,为何现实生活中,过期食品的下架总是那么难?究竟是谁端着臭架子?
首先,是监管部门端着臭架子。按照管理制度的规定,过期食品必须下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百姓舌尖的安全。作为主管部门,有责任,有义务,将过期食品下架监管到底,确保没有一个过期食品还摆在货架上。
为何过期食品下架的规定如此严厉,市场上还到处都是“摆在货架上的过期食品”?这至少说明一点,主管部门的监管是不到位的,是流于形式的,是端着臭架子的。监管过期食品别坐等消费者举报,才想起去调查。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