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作为西方文化思潮之一,与女权运动相伴而行。女权运动的宗旨是为女性争取在教育、就业、健康等方面获得应有的权利,反对男性在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对女性的压迫和剥削,而女性主义则是对女权的倡导,代表一种妇女解放的政治运动和思潮。20世纪后半叶,由于受福柯思想的影响,女性主义对性别之间的权力关系开始进行政治和伦理层面的思考,并从哲学认识论和知识建构的角度来解读女性特有的体验。这一时期的女性主义由轰轰烈烈的女权运动转向了更为理智和温和的理论思考,实现了从政治斗争向学术和文化研究的转变。所以,这一时期的女性主义流派和学术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出现了一派多元的局面。
自西方文明之始,男女两性就被置于二元对立的框架中:男性归入文化、理性、公共领域的世界,女性归于自然、感性、私人领域的世界。由于二元对立结构的等级性,文化、理性、公共领域总被认为高于自然、感性、私人领域,因此男性被认为优于女性,从而使男性对女性的支配合理化。早期的女性主义在维持二元对立的传统框架的前提下,努力使女性摆脱自然、情感、欲望等标签,跻身于文化、理性、公共领域的世界,如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认为男女两性具有相同的特质,女性只要摆脱了私人领域的枷锁,同样能够在公共领域取得成功。后来出现的解构主义开始对传统二元对立思维进行解构。德里达认为二元对立的双方并不是一方压制、排斥另一方,而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所以解构一个二元对立项,如中心与边缘、理性与情感、文化与自然等,不是摧毁前者留下后者,而是取消对立。比如,生态女性主义主张地球上的生命没有等级之分,男女两性彼此相互依赖。后现代主义更加关注女性内在的异质性和多元性,认为不同种族、阶级、民族的妇女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生活体验和权利诉求。
平等问题一直是女性主义关注的核心问题,追求男女平等是女性主义各派理论的共识和目标。然而,由于自然的先天因素和后天社会历史条件不同,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一些差异,所以,女性主义在讨论平等问题的同时,总是绕不开差异问题。由于对平等与差异的看法不同,形成了等同论的平等观、差异论的平等观、差异与平等相整合的平等观。
早期的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提出了等同论的平等观,认为男女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具有理性的人,女性应该与男性拥有同等的权利、尽同等的义务、享有同等的社会地位。等同论的平等观实际上是一种消除差异的武断单一、抽象空洞的平等观。它忽视了女性的现实处境和独特体验以及女性独有的价值,片面地以男性价值作为参考标准,把社会对妇女的保护性政策看作一种性别歧视,因此,等同论的平等观幼稚、缺乏理性。
针对等同论的平等观对女性性别差异的忽视,差异论的平等观高度赞扬女性的善良、无私、温柔等女性气质,认为女性优于男性。差异论的平等观把男女两性的关系视为一种敌对关系,抬高女性,贬低男性,走向二元对立的另一个极端。后现代解构主义的出现打破了这种二元对立的传统思维,人们以一种更加多元,更为包容的态度来思考性别问题。男性和女性都被认为是世界的生命体,同时也是不同的个体。男性和女性虽然具有不同的性别特征,但是他们在社会中的不同劳动分工都是社会生产的一部分,不管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家庭中的家务劳动,还是社会性的其他生产劳动,都是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男性和女性都是社会劳动者,他们的劳动都应得到社会认可,男女两性是平等的。男性和女性的差异与平等之间并不矛盾和冲突,所以男女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各自保持自主性,这正是多元化思想的内涵,也是女性主义孜孜以求的目标。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