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非遗是当下最被关注的文化名词之一。前些年,如果你要问非遗,人们还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不是专门搞非遗研究的,但我相信,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被各种非遗洗礼着。譬如,你要听民歌吧,你要唱京剧吧,你要看中国画吧,你要吃中药吧,你要练武术吧。
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保护非遗的法律、文件,国家、省市都有非遗项目名录和非遗传承人。作为普通人,关注非遗,了解非遗,对于弘扬传统文化,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就个人而言,我对那些还没有进入各级非遗名录的人和事,也是格外感兴趣。甚至我认为,这些未进入非遗名录的,也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宝贵遗产。
记得小时候,孩子生病了,诸如感冒、肚子疼,父母很少带孩子到医院去看。常见的办法是,母亲给做一碗手擀面,连汤带水,上面再放一个荷包蛋,孩子吃过,身上出一通汗,病情很快好转。从儿时起,我就对母亲的手擀面充满了好奇。等到了十几岁,母亲年龄大了,家里人口多,母亲再亲自和面、擀面,身体自然有点吃不消,于是我们就到附近的粮店去买切面,也就是机器压制的面。平心而论,我是比较喜欢吃切面的,不乱汤,口感好,关键是省事。只是近些年,我虽然偶尔也吃切面,但怎么也找不到原来的感觉。显然,面的质地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也不知现在的师傅怎么搞的,切面下到锅里一是起白沫,二是很难煮熟,吃起来非常难消化。
自从2000年,我结婚离开父母家,就很少再吃到母亲的手擀面了。在饭店倒是能经常吃到所谓的手擀面,但无论如何也吃不出母亲当年的味道。几年前,看铁凝的一篇散文,写随父亲到韩国,吃人家的手拌菜,越吃越香。我看后思考了很久,认为,手拌菜之所以好吃,主要是融入了身体的气息。如果手拌菜时,手上戴着塑料手套,那菜怎么拌,恐怕也好吃不到哪里去。我们所以爱吃家常饭,爱吃母亲的手擀面,那里面因为蕴含着母亲的体香、母亲的汗水,我们从十月怀胎就在母体里,我们太熟悉母亲的气息了。再有,小时候看母亲蒸米饭,母亲总是把米从口袋里出几碗放到簸箕中,先把里边的沙子挑净,然后放到盆里用清水泡上几分钟,接着,用双手不断地捞出米进行揉搓,再用清水过滤两次,这样才放到锅里蒸。于是,那出锅的米饭晶莹剔透,香气扑鼻,即使不佐以任何肉菜,也可以吃上一大碗。现如今,我已经很少看到有人蒸米饭反复用双手去揉搓了。我看到的那些所谓的免淘米,一般只是过一两遍水就开始蒸,那出锅的米饭虽然也白花花,但怎么吃口感都不香,想来就是少了人的气息。谁说米饭没有生命力呢?世间上的万事万物彼此都是有情感的。
在我国农村的很多地区,都有剪纸的传统。以我的观察,大凡剪纸技术好的人似乎都是中老年妇女,而且这些妇女似乎以没文化、识字少之人剪得最好。有道是,熟能生巧,我相信剪纸比起许多高科技项目,技术含量要低得多。但我们不能因为其技术含量较低,就不重视它。由此,我不禁想到在我十五六岁时,母亲曾对我说过的话:长大了,找媳妇要找会做针线活儿的。在母亲眼里,女人能做针线活儿,就是会过日子。在贫穷的时代,谁家不过缝缝补补的日子呢。我曾亲眼看见母亲不止一次到有缝纫机的家里看人家怎样裁布料“砸”衣服,母亲说,缝纫机发出的嗒嗒声,是这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几十年过去,我总觉得,女人世世代代跟长辈学做各种饭菜、缝制被褥衣服,那可真是难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可惜,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深入,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开始越来越依赖各种机器了。馒头、面条吃机制的,烤鸭吃机制的,毛衣穿机织的,即使烧制的陶器、瓷器也不用土窑而改用机器的了。在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无意迷恋于过去,有些事就是要与时俱进,然而,对于许多传统的东西,总还是要保留下来为好。譬如乡村,在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今天,乡村并不是一味地拆迁、消失就算城市化,对乡村进行现代化的改造,在原乡如何科学有序地可持续发展,那才是真正的发展方向。如果到了山里的农家乐,吃不到手擀面、土鸡蛋,那农家乐还叫农家乐吗?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