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报业集团《晶报》社评论部主任 李 跃
《叽里咕噜的哲学》是一套令人眼前一亮的书。不止是因为它有着色彩鲜明的封面和有趣搞怪的书名,更重要的的是,以我有限的视野,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儿童哲学教育的空白。
阅读是一个人真正的起跑线。不久前,曾有一份中美大学生的阅读对比书单在网上流传,书单显示,中国大学生的阅读以小说为主,而美国大学生以哲学为主。这造就了中美大学生在精神深度上的分野——哲学素养有助于培养一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判断能力、更好地与世界对话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有必要从儿童时期就开始发掘。
《叽里咕噜的哲学》作者玉兰是一名中学政治老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她,发觉现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认知远远达不到孩子思维的跳跃发散程度,尤其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种庞杂的信息四处漫溢、而孩子还没有建立起足够的明辨是非的能力,照单全收的话很容易被误导。也因此,为了让孩子从小形成健康的人格,使他们获得相应的哲学素养,玉兰老师从哲学角度入手,创作了这套好玩有趣的哲学故事书。
书中没有晦涩深奥的专业名词,没有枯燥乏味的解说,而是将经典哲学理论通过诙谐幽默的故事呈现给小读者。书里有五个性格迥异的小孩,他们好奇生活和学习中的种种现象,便在课余时间成立了哲学小组,在探究与实践中做出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将古今中外一些著名的哲学理论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他们探究了万物的起源;参悟了生与死;在黑黢黢的晚上接触了“笔仙”;讨论了快乐和欲望的根源;共同去揭穿了“算命先生”的把戏……在他们的眼中,哲学就像变形金刚一样好玩又易懂。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明白了很多道理,增长了许多见识,成长为明事理、三观正的好孩子。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哲学产生于“惊异”。儿童正是在这样一种始于惊异的思考中,展开他们的思绪,探究万事万物的本来。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护好这样一种“惊异”。或者说,教育最重要的一种功能,就是呵护孩子的好奇心与想象力,以及给孩子一生奠定基础的价值观念和思考的力量。
其实,每个儿童都是天生的哲学家。当朱熹的父亲手指天空说“此为天也”时,幼年朱熹已经可以提出“天之上何物?”的疑惑;与朱熹并称“朱陆”的陆九渊,在三四岁时就开始深思“天地何所穷际”……今天的孩子,能够提出什么样的“哲学追问”?时代需要孩子提出什么样的“哲学追问”?类似这些,都可以从《叽里咕噜的哲学》中找到答案。
作家周国平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只想让孩子现在做一架应试的机器,将来做一架就业的机器,当然就不必让他“学”哲学了。可是,倘若不是如此,你更想使孩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哲学就是“必修课”。通过对世界和人生的那些既“无用”又“无解”的重大问题的思考,哲学给予人的是开阔的眼光、自由的头脑和智慧的生活态度,而这些品质必将造福整个人生——我想,如果你想使孩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着独立思考能力、一个有着健全人格的人,不妨从与孩子一起阅读《叽里咕噜的哲学》开始。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