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人群 > 中老年 > 孙佳山:从电竞金牌看亚文化的创造性

孙佳山:从电竞金牌看亚文化的创造性

发布时间:2018-08-31 20:15 | 编辑 :中华养生网 | 来源:

8月26日,亚运会首枚电子竞技金牌由中国队夺得。从外形上看,电竞项目的金牌与其他赛事的金牌无二,但却创造了一个新的历史:过去20年被认为是洪水猛兽的电竞,这一次真的登上了大雅之堂。在这个历史节点,我们应重新审视和深入梳理亚文化的当代变迁,及其所连带的复杂历史影响。

t0167f8dcc67dc5ca15

文化呈现 “全年龄向”和对传统文化的拥抱姿态

亚文化这个词汇来自英语subculture。其前缀“sub”意为“之下的”“次级的”,顾名思义,subculture就是 “主流文化之下的次级文化”。1950年,英国社会学家大卫·雷斯曼首次提出大众和亚文化的差别:大众是“消极地接受了商业所给予的风格和价值”的群体,而亚文化则具有探索精神,“积极地寻求一种小众的风格”。在长达半个世纪里,亚文化的这一特征保持着极为稳定的状态,且越来越成为被不断巩固的“常识”,并被普遍接受。

然而,以移动互联网为表征的媒介迭代浪潮,带动了各个领域多维度、多层次的文化经验的发展和更新。与之相适应的是,近10年来,亚文化显示出越来越主流化和商业化的特征。作为其标签的探索精神,越来越被文化资本、大众文化等多重话语所消费和利用。亚文化的“亚”开始消失。“全年龄向”和对传统文化的拥抱姿态,是其主流化的重要表现。例如,深受日本动漫文化影响的cosplay,绝不仅仅是青少年群体所专有,大量中老年群体亦乐此不疲地参与;同样,美国SpaceX公司在一辆特斯拉轿车被火箭送上太空之后,车内循环播放的是1969年大卫·鲍伊的经典摇滚歌曲《太空怪人》,也受到了几乎全年龄群体的热捧。

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亚文化的主流化和商业化也呈现出更为复杂的时代样貌。之前在整个20世纪,从东方到西方,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以青年文化为主体的亚文化现象,对于各主流文化背后的传统文化基本上都采取不兼容甚至相反的姿态。但是在今天,青年一代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消费主体。从《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到《国家宝藏》,传统文化题材不断收割影视、互联网等诸多领域的收视率、点击率纪录,这是前所未有的文化现象。

中国青年亚文化正在生成具有世界意义的原创经验

网络游戏是亚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和载体。本次雅加达亚运会《英雄联盟》表演项目中国队夺冠后,社交媒体上瞬间被消息“刷屏”,在央视 App“央视影音”发起的“亚运之星”投票中,前7名中竟然有5位都来自《英雄联盟》项目,足以见得电竞的号召力之大。其实,作为移动互联网普及程度最高的国家,电竞的“走红”只是我国亚文化领域所发生的天翻地覆变化的一个缩影。自去年开始,我国的亚文化现象开始不断涌入主流视野,包括在过去一直处于大众视野之外的喊麦、街舞等亚文化文艺表达方式,也因为其争议性而形成了强烈的话题效应,获得了主流媒介的持续性关注。

面对我国以青年文化为主体和主力的亚文化现象,我们应该有着更为纵深的历史视野。因为在20世纪历史中,好的青年亚文化现象,可以深入到主流文化所不能覆盖的区域。青年文化无论作为现代性的先锋性、探索性的排头兵,还是扮演着亚文化形态的探索角色,始终都有着无与伦比的创造性。在当前,我们所不断讨论和反思的、受到全社会持续关注的青年亚文化问题,其实质就是在讨论青年亚文化的创造性问题。只不过,在移动互联网作为整个时代的远不止是媒介意义上的基础设施已经搭建完毕的历史语境下,我国的青年亚文化问题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复杂形态。在不断加深的主流化、商业化过程中,一方面青年亚文化出现了许多可喜的改变,但另一方面,应警惕青年亚文化沦为娱乐消费符码,保有先锋性、创造性才能为其提供不竭的动力支撑。

重新反思亚文化现象的内在演化逻辑,当下我国的亚文化现象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开始基本超脱出欧美曾经的、被我们以“常识”来接受的概念范畴,正在生成具有世界意义的原创性文化经验。

中华养生网

养生专题

栏目排行

  • 常识
  • 饮食
  • 运动
  • 中医
  • 保健
明星养生